
TNR之前的困境
以往發生校內流浪狗所引起的校園安全事件時,和許多社區一樣,都是請捕狗隊來捕捉移除的方式,雖然對學校與受害師生有個交代,但不僅抓不到真正造成威脅的狗,還可能反而進駐新的狗群,因此困擾事件持續一再出現無法有效解決,並且成為代罪羔羊的溫馴犬隻,極有可能在一週內無人認養而遭受撲殺的命運。
事實上陽明大學的事務組謝憲治組長,長期為此問題所苦,一再思量,校園流浪狗問題祇有這樣的處理方式嗎?不僅私底下請教過其他大學關懷流浪狗社團的幹部,也很認同結紮比捕捉撲殺來得更有效的觀念,但卻遍尋不著有能力捕捉流浪狗的專業人員與資源,只好努力設立登山客與餵食者未必會理會的「禁止餵食」告示牌,希望透過教育宣導減少流浪狗進入校園的機率,若有校園安全事件發生,為解決問題而無奈選擇請捕狗隊來幫忙;謝組長不僅直接面對受害師生的訴求和抱怨情緒,同時更承受著許多關懷生命師生的批判譴責與不諒解,夾在校內對立聲音中的壓力與無力感,絕非在其位者所能體會。
心理諮商中心主任的理念與行動力
陽明大學心理諮商中心最大的特色,即在於所辦理的計畫與活動均來自教職員師生的需求。98年6月校長於期末校務會議提示需重視校內流浪動物問題,引發張傳琳主任構思推動全校生命教育活動的念頭,剛好因教育部促進短期就業方案增加一位人員編制,於是我就在這個機緣下,接下主任所交代的生命教育專案,8月著重於校內外資源收集、計畫擬定與溝通協調,9到10月期間實施誘捕行動、問題勘查與處理、以及成立籌備社團,經過與校內各單位不斷溝通協調,11月3日「陽明大學生命關懷與品格教育計畫」終於正式通過!
面對「不可能的任務」積極引進校內外資源有助於推動與進展
對於缺乏接觸流浪動物經驗的我來說,要負責起一個前無古人的專案,內心焦慮和惶恐可想而知,在理解主任的理念與期待之後,思索著如何在醫學大學的場域裡,讓師生有機會透過對流浪動物議題的省思與關懷行動的實踐中,提升生命教育的理念與態度?這個問題真是大哉問,而且對聘期只有四個月的我來說,想要做出什麼成效更是難上加難,簡直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我的態度也因此而更積極的希望能看到一點成效。
我的啟蒙顧問是曾經擔任過東吳大學搖尾巴社的社長高翊齡,協助我建構出面對流浪動物的基本觀點與態度,因而與關懷生命協會同仁與湯宜之老師、林雅哲醫師團隊、台大懷生社有密切的聯繫,並透過刊物與光碟片等宣傳品,進一步對流浪動物議題以及TNR有更細緻的省思,同時詢問非常多店家和相關人員之後,才有辦法寫出盡可能符合實際可行的計畫和預算。有了初步的計畫構想,校內首先必須取得事務組長和動物中心的支持與資源,也希望能夠慢慢將校內許多默默關心流浪動物議題的師生們組織整合起來,凝聚關懷生命的力量。
TNR首要任務必須先提升校內人員的知能,凝聚共識以創造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友善校園環境,TNR行動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於是規劃開學後立即辦理互動式的座談會,邀請林雅哲醫師、湯宜之老師和台大懷生社蒞校說明與澄清疑惑,更重要的意義是希望藉此招募願意參與關懷生命行動的志工。
TNR實施前的小研究─「陽明師生對校園流浪狗觀感問卷調查」
透過林雅哲醫師,9月10日第一次邀請台大懷生社到陽明來勘查校園環境與流浪狗現況,很高興聽到評估結果是陽明校園非常適合實施TNR,於是更確定陽明實施TNR的策略。郭璇分享台大已實施TNR兩年多,目前雖成效良好,但卻無法比較實施前後的差別,因而鼓勵我們若能夠在執行前調查校內師生對流浪狗的觀感,則之後再來評估執行成效會更有意義,於是便開始著手設計問卷,透過網路填答的方式,並將調查結果提供9月25日座談會的參考。
問卷實施一週,很感謝參與填答的236位師生,提供寶貴的觀點和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師生們認為流浪狗對陽明校園所造成的影響,主要為環境衛生問題與安全威脅等負向影響,以及守衛功能、引發愛心與校園較有活力等正向影響;對流浪狗的個人感受方面,31%沒什麼感覺,26%感到有點怕,20%感覺很好,17%感到恐懼討厭,6%則是非常喜歡;當校園發生與流浪狗有關的事件時,52%第一個會想到的單位是駐警隊,25%是教官室,13%是衛保組;在校園中22%有被流浪狗追逐或包圍的經驗,1%有被咬的經驗;嚴重程度有3%就醫,3%自行擦藥。
綜和調查數據與開放性陳述的內容,師生們對流浪狗的觀感多數為中立的態度,負向與正向觀感的比例相當,少部份認為缺乏人道處理流浪狗問題的單位。師生們認為最溫馴的狗以被棄養的「全家小黃」最高票,最具威脅性的狗則以三角公園追車與狂吠的狗群為主,尤其是白色帶頭公狗與黑色公狗,三角公園恰好位於校內最容易發生車禍的大轉彎處;因此,在實施TNR的同時,需構思改善困境的配套措施,以朝向營造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目標,期待未來TNR成效評估時,能逐漸提昇正向觀感。
台大懷生社一路扶持陽明懷生社萌芽到成長
從9月到現在才兩個月,但台大懷生社協助陽明懷生社的過程太豐富了,礙於篇幅無法詳細說明,我只能統整的說,郭璇和黃一高幾乎把陽明TNR視為己任,除了誘捕行動之外,還協助我們評估與解決問題,成為陽明TNR最佳的諮詢顧問。
即使關懷生命計畫未通過前缺乏經費,他們仍願意到陽明來義務進行誘捕行動,由於陽明尚未設立中途站以暫時安置犬隻,台大也願意提供空間讓陽明的狗暫時安置與照顧療養,以及來回載送陽明、台大與汐止等地點,所花費之器材設備、車資、人力、時間都由台大自行吸收,此外,林醫師團隊志工羅小姐也曾多次協助陽明載送結紮犬隻。這些過程的感動,陽明伙伴銘記在心,當我接到第一筆關懷生命志工的愛心捐款時,則立刻將款項交給台大伙伴與林醫師志工,雖然不多但代表陽明的心意。
危機就是轉機─贏得教學與行政單位的肯定與支持
雖然母狗結紮是起初的目標,但陽明校園內造成困擾與安全威脅的多屬「天生流浪狗」,其中以公狗居多;從97年1月至98年6月請捕狗隊來了十幾次無法捕捉到任何一隻,而台大懷生社以高超的誘捕技巧,配合陽明伙伴的動員與合作,在短短兩個月的四次誘捕行動中,成功誘捕了具攻擊性與領導攻擊的公狗。透過不斷地討論與評估,並借重台大懷生社的經驗,經過磨牙後放回或安置的措施,目前已未再接獲師生或民眾投訴,顯示初步的措施有相當的成效。
台大與陽明懷生社的合作與行動,感動了各單位,受到許多師生和家長的肯定與支持,並且因對懷生社的了解增加,而提供越來越多的有利資源。
成立關懷生命社團,規劃各組工作職掌,持續招募生力軍
結合教職員師生一同關懷生命,是陽明懷生社最可貴的地方,如何整合學生社員與教職員志工的資源與力量,並產生合作機制,是TNR實施重要的關鍵。10月26日是陽明關懷生命社的成立大會,積極關懷生命的生理所黃娟娟老師,自願擔任校內指導老師,生科系高國芳同學也願意擔任社長一職,目前社員加上教職員志工共有四十多位,基於行動需求分為社長、教學研究、照顧療養、宣傳聯絡等四組,各組已有常態性以及自發性的運作,下學期開學將申請成為正式籌備社團。
持續進行校內TNR行動是懷生社的重要任務,此外,陽明伙伴也積極與台大懷生社交流和學習,例如:辦理中途站的參訪活動,以及參與台大懷生社的社課。接下來將號召陽明伙伴共同參與台大懷生社的社區流浪動物TNR行動,從參與社區服務過程中吸取經驗,當陽明懷生社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與經驗時,也希望未來能做校內流浪貓TNR,並且走進社區做周邊鄰里的TNR行動。
得天獨厚的陽明行政團隊─全校總動員有助於推動關懷生命TNR計畫
10月開始成立了BBS狗板與部落格,做為關懷生命行動的聯繫與宣傳管道,事務組長已將校內「禁止餵食」的告示牌,更改為邀請愛心人士與關懷生命社合作的宣導,還自掏腰包捐款給TNR行動,並且規畫12月份的「駐衛警例行會議」,開放時間讓懷生社伙伴向校警宣導面對校內流浪狗的觀念與因應技巧,同時與營繕組商討規劃陽明中途站設置的地點與工程,生輔組也願意協助至各宿舍張貼公告宣導,課輔組將於下學期開始輔導懷生社往正式社團之路前進,全校總動員有助於關懷生命TNR計畫的順利執行。
未來展望與挑戰
流浪犬和每個人一樣,都是珍貴的生命,在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原則下,牠們有選擇居住環境的權利。接下來對於校內「天生流浪犬」將持續執行TNR與追蹤觀察,幼犬的照顧療養與送養計畫工作也將持續進行,希望陽明師生與民眾能以面對「路人」的態度與之和諧共存,為達此目標,關懷生命社規畫在下學期舉辦活動,協助師生更了解流浪動物的習性與遭受安全威脅時的因應技巧。
同時呼籲民眾,我們的確有心營造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友善環境,但不代表可將狗棄養在校園內,因目前校園各角落已有許多狗集結成群駐守於不同地點,並已達數量飽和,以狗的地域性來說,新進的犬隻極有可能受到排斥不被接納而有生命安危,並請愛心人士勿任意餵食而造成預料之外的負面影響,發揮愛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跟關懷生命社聯絡,以尋求關懷流浪動物的最佳效果。
行動實踐的體會
在目標之下,必須想出切實可行的執行策略,才有可能朝目標前進。即使因缺乏經驗心裡不確定是否能有成效,仍隨時以學習的心態積極朝向目標;即使公文未通過缺乏經費,仍努力尋求資源與可行的做法;以上校內外資源、心理諮商中心伙伴的支持以及可愛貼心的懷生社伙伴們的共同理念,是讓我面對無法預知的艱難挑戰時,仍感到有希望、選擇不放棄的重要因素。
原本希望透過關懷流浪動物的實踐過程,培養關懷生命的態度,我深刻體認到其實在與流浪動物相關事件與處理方法的評估思考與討論過程,是最能夠設身處地體會關懷生命的時刻。例如雖然常常發生一個問題再三討論不容易輕易下決定的狀況,代表著伙伴們看待生命議題時,願意以開放的態度,尊重每個寶貴的意見,從多元的角度和立場,考量各種可能性,並綜合做出最謹慎的決定,即使身份是教授或主任,和學生社員一起討論時,均能站在關懷生命志工的角色,而不是單以經驗、職稱等某個人的意見為主;這樣的討論過程,便是陽明關懷生命社伙伴們相互學習、凝聚共識、以及培養關懷生命態度與觀點的最佳時機。
雖然在各單位的協助下,陽明TNR行動可以用較短的時間就開始組織起來,進入實務執行階段,但是,為了持續營造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友善校園環境,陽明教職員師生的觀念與知能尚需不斷提升,以建立關懷生命的理念和態度。很感謝關懷生命協會以及台大懷生社一直以最大的力量支持我們。對於一個以醫學及生命科學為重點的大學而言,培養一個能尊重生命的人是陽明教育的重點之一。期望有一天,關懷生命的理念與態度,自然而然地融入陽明師生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