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血清馬是必要之惡還是虐待?

動物關懷

 

 
E-Sun & 湯苞
 
2006年一則新聞「血清馬瘦如柴 遊客心疼」揭露了后里馬場代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飼養血清馬匹的慘狀:馬匹們骨瘦如柴,身上長滿膿包,見者無不皺眉,以為是馬場虐待動物。2009年又有遊客因不忍見馬匹「渾身傷口,可見許多大針孔,甚至還有血,每一隻馬兒都好瘦,毛髮稀疏,當然環境上也不好,馬舍很小、很髒、潮濕外加臭氣薰天。」憤而上台中世聯會網站通報。經動保團體實地走訪,確實發現40多匹馬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有些傷口還淌血。2009年10月新聞再度報導后里馬場的情況「血清馬活受罪 動保團體將提告」。
 
 
事隔3年,后里馬場無論在飼養環境或是馬匹照護上都沒有改善,充分曝露出主管機關未善盡保護實驗動物福祉之責任,亟需關注。
 
前立委蕭美琴於2006年曾就后里馬匹問題在立法院提出質詢,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回應很有自信:「相關單位一向極為重視馬匹健康之維護與照顧,抽血過程與頻率均符合世界標準。且每一年除定期體檢外,亦由該局實驗動物管理小組派員實地查核馬匹飼養管理情形,並持續改善馬場飼養環境,竭盡所能給予其更人道之對待。」
 
但民眾與動保團體皆無法理解,為何主管機構的回應,和實際情況有如此明顯的落差?
 
做一隻為人所用的工作犬,例如:救難犬或防爆犬,雖然訓練與工作環境嚴苛,但終有光榮退役的一天(如果沒有因故殉職的話),將有機會回歸家庭,做隻平凡的狗,享受一點家庭的溫暖。然而,一旦成為「血清馬」,卻有如落入永劫不復的境地,除非因其他疾病或體質問題無法「使用」,否則沒有所謂的「退役」或「退休」,只有「用到最後一滴血」。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託養在后里馬場的血清馬,主要是希望在牠們身上培養蛇毒血清,供應全國各大醫院,給被毒蛇咬傷民眾解毒救命之用。研究員將蛇毒施打於馬的皮下組織,刺激免疫反應,以獲得抗毒血清。此舉無法避免地造成馬兒皮膚化膿出血與潰瘍,待健康狀況稍好,便是反覆施打(蛇毒)的時候到了,目的在增強免疫反應,以獲取更高濃度的抗毒血清。而馬兒只能反覆承受潰爛與中毒的痛苦。直到動物「不堪使用」時,便將其血液抽乾。由於無藥物殘留的血太寶貴了,所以根本不可能以麻醉藥先予以安樂死。為人犧牲的血清馬最後的下場是看著自己的血被抽盡而死的。
 
 
在這次事件中,疾病管制局與農委會的回應竟然是:「實驗動物本不應讓民眾觀賞,未來將封閉馬場。」 令人擔憂未來血清馬場轉為黑箱作業,血清馬的處境就更難逆料了!
 
如果這是無法避免的惡,是否可以基於人道精神,給動物多一點妥善的照顧?讓動物生前可以得到一點人性關懷?能多曬一下太陽、多一點運動空間、多一點可口食物……?至少能擁有一個關心牠們、照顧牠們、懂得減輕牠們痛苦的獸醫師?以實驗動物管理之內部查核,依據動物保護法第16條規定:進行動物科學應用之機構,應設置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或小組,以督導該機構進行實驗動物之科學應用。在國外,實驗動物的飼養組織要有獸醫師的編制,以維護實驗動物的福利,確保動物沒有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而在台灣實驗動物動物科學應用機構的外部查核輔導方面,目前農委會每年都會委託相關專家學者前往抽查40家使用實驗動物的機關,但全台灣總共有206個機關,每年只能抽查40家,採取輪流制的方式。每一個做動物科學研究的機關,4~5年才可能會輪到一次。姑且不論此查核機構的時間性,要4年才可能被查核到一次,是否過於怠忽與進度緩慢?后里馬場的記錄經農委會於2007年度查核結果為尚可,該次查訪輔導紀錄中建議未來三年,對該單位馬匹免疫實驗操作部分,持續給予輔導並邀相關專家參與諮詢,以收改進之效。以報告結果來看,於輔導後的第2年,后里馬場馬匹狀況理應有所改善。但為何今年仍有遊客向動保團體求援,爆料馬匹身體上的坑洞大得誇張,且到處都是膿包的情景?顯然我國目前的查核機制仍大有問題,查核報告歸報告,查核後是否有改善,卻有待檢驗。
 
 
自2003年迄今「台灣4種抗蛇毒血清 外銷美國邁阿密」,后里馬匹所提供的血清不僅僅是供應台灣的需求而已,更量產外銷以拓邦誼。2008年,疾病管制局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新建一座免疫馬場,為與日俱增的外銷需求作準備。然而,檢視后里馬場馬匹的現況,疾病管制局有責任為這些動物設置有愛心的專業獸醫,減少動物傷害。最基本的以敷料覆蓋傷口,減少蠅類吸血沾食與寄生的機會,都是輕易可以改善之舉措。而非一昧沾沾自喜其有能力生產血清外銷,卻無視其對本國無辜馬匹的剝削利用。在此亦嚴正呼籲,請農委會務必確實建立起有效的查核機制,在血清馬貢獻最後一滴血時,動物實驗管理小組應監督其執行過程,是否給予動物適當鎮靜與保定。否則,興建中的屏科大免疫馬場,無異也將成為另一個馬兒們的煉獄!
 
然而,在2009年12月2日台中關稅局檢驗包裹時,發現一個從香港寄來的郵包中有8條保育類毒蛇,經過專家鑑定後,發現這些都是毒性超強的蛇類。民眾只為了新奇的理由,鋌而走險走私與飼養各式毒蛇或有毒蜥蜴,將使血清馬的命運更多舛了。疾病管制局將為了因應各種毒物的挑戰,而增加血清馬的使用。倘若僅僅是一時好奇或新鮮感,便任意捕捉買賣毒蛇(注意到了嗎?這批走私進來的毒蛇均已成為稀有的保育動物),除了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外,將有更多的血清馬被推入萬劫不復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