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以同理心對待實驗動物

動物關懷

 

比起同伴動物與經濟動物,實驗動物極少受到一般大眾的關切,但牠們為人類生活所承受的犧牲,卻遠超過同伴動物與經濟動物。舉凡藥品、食品、化妝保養品,為了檢證人體使用的安全性,目前的生醫研究方法都還無法跳過動物實驗;也因為多虧了實驗動物的犧牲,人類得以維護並保有健康安適的生活。
 
要正視實驗動物議題,必須先從了解實驗動物開始。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實驗動物的關鍵問題,我們試圖避免慣見的恫嚇、艱澀文字,嘗試提出許多新觀點,讓大家都能一窺堂奧。
 
由於國內願意主動公開討論實驗動物議題的學者專家不多,能取得國家實驗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副研究員秦咸靜的演說內容,讓我們獲益甚多。秦老師除了強調動物實驗模式與人類臨床醫學相近之外,也藉由國外的相關調查,點出一般人對於實驗動物福利的認知從「疼痛」開始──無需發生實驗動物死亡事例,只要實驗動物發生不適狀況,一般大眾就會於心不忍,說明實驗動物與人類的緊密互動。
 
人們常說「將心比心」,動物實驗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實驗動物的室友或鄰居被操作於實驗中受測,未受測的動物會產生同情心,對受測者表現關切態度,而外觀上甚至會出現類似症狀反應。因此,在進行動物實驗時,不可當著未受測動物的面操作實驗,以免造成牠的不愉快,這也是一個新觀點。
 
此外,全球每年使用一億一千五百萬隻以上的實驗動物,如此龐大數量的動物最終去向如何?是否受到應有的妥善對待?抑或是痛苦地消逝?都是我們必須關切的議題。
 
秦老師引用數據、實例與圖片,呈現全球使用實驗動物的問題,以及所面臨的新道德挑戰。她提出動物實驗的4R理論:「減量」、「取代」、「精緻化」,以及最重要的「責任」;同時在學界/使用者的自省上,提出滿足動物基本需求的5F原則,並讓落實實驗動物福利的方向更明確。
 
一直以來,我們反對任何為了人類利益而犧牲動物權利的行為,也秉持同樣的態度看待實驗動物議題。然而要全面禁止動物實驗,還需要很多技術和觀念上的突破和努力,但是至少現階段我們希望透過各種做法的革新,並在社會的集體關注下,喚起學界的道德勇氣落實動物實驗倫理,大幅改善實驗動物的處境。感謝各位讀者與我們一起關心實驗動物議題,並期待有朝一日動物實驗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