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保護教育議題已是全球普遍關注的焦點,而讓下一代體認自己是地球公民的一員,培育他們成為動物的監護人與保護者,更是生命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
因此,為了推動「動物保護教育」扎根於學校教育,本會邀請種籽教師組成教案設計團隊,並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審查,出版《九年一貫多媒體教案暨教學》教材光碟,提供國中、小教師更適合本土文化與社會環境的動保教材。
教材的最大特色,是以本土動物為主角。三部動畫〈獨臂猴王〉、〈琵琶鴉與神射手〉以及〈小狗花花〉皆出自本土作者手筆,由本會將生動活潑的影像重製成繪本,讓國中、小學生體會台灣野生動物與流浪動物的艱難處境。此外,透過一部自製影片──《當孩子遇見狗》,可以教導孩童與狗發展正向關係。
本光碟以動物權、動物福利、野生動物、同伴動物、動物戲虐以及替代教學為發展主軸,創造出十二個教案,以及超過二十種的豐富多元教學活動設計。光碟主題不但跨學科,並依國中、小學各年級不同發展階段,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主軸,設計出動物保護教育核心價值、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本會更從二○○八年起,於北、中、南、東不同縣市舉辦研習營,長期深耕動物保護教育種籽教師的培育工作,迄今已有超過五五○位教師參與。
以下兩篇文章,為扎根計畫教案設計團隊成員的教學歷程經驗分享。「從馬戲真相看生命教育」是作者李秀蘭老師以自身經驗,設計以馬戲表演為題的作文課。課程從一開始以資料圖片作教材,到後來發展出別具創意的「紙箱體驗」,教學對象更擴及全校學生,學生家長也主動參與教具製作。學童能親身體驗馬戲表演的動物被囚禁的真實感受,從教學過程中學到的,是遠比作文更可貴的價值。
「野生動物保護教學──高年級實務經驗談」則是作者洪苑齡老師以繪本欣賞方式,讓學童透過觀察並自行設計Q&A的學習訓練,慢慢引導學童於無形中建立對動物的保護觀念,而學生們透過課後學習單的回應更是超乎老師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