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開始撰寫論文研究動物保護後,深覺必須將所學用於教學之上,因此在畢業後,常將動物保護的相關議題融入各種課程之中。太過刻意宣導動物保護時,有時會引起反效果;如果能以機會教育的方式或是運用各種教材,無形中,學生對動物自然而然會建立起友善的關係,進而養成愛護動物,甚至願意去保護動物。
利用繪本教學
像是利用繪本教學,結合多元智能──語文、空間藝術、身體動覺、自然觀察、音樂、內省活動、邏輯數學、人際關係等,設計相關的延伸活動,讓教學和學習更富趣味及變化。我想慢慢引導學生,學生也可無形中建立對動物保護的概念。
去年筆者有機會參與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的課程設計,剛好關懷生命協會提供一本不錯的繪本——《琵琶鴨與神射手》。內容與野生動物的保護有關。大意是說原本喜歡射殺琵琶鴨的神射手,看到烘爐地的人為了吃鳥,不惜設陷阱捕殺,在他親眼目睹一隻受傷的琵琶鴨保護一群小鴨之後,決定不再射殺牠們,反而還阻止那些設網捕殺鳥類的獵人。
筆者認為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兒童書,學生可以從中學得教科書以外的知識。再者,若能善用繪本教學,不但能擴展學生的學習領域,也可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潛能。此外,繪本教學如果運用在高年級,勢必要與低年級有所差別。因此當拿到這本繪本時,筆者認為高年級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批判思考能力,因此針對他們設計課程教學時,僅需在旁適時提供輔助解說即可,並不需要從頭到尾唱獨角戲。畢竟,繪本提供給學生們無限的想像空間,以及額外的練習機會。
設計教學課程
首先,何時介紹繪本內容呢?筆者這次是利用綜合活動課,因為綜合活動在課程綱要裡開宗明義便寫道:「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綜合」是指萬事萬物中自然涵融的各類知識,「活動」是指兼具心智與行為運作的活動,一個人對所知的萬事萬物要產生更深入的認識,需透過實踐、體驗與省思,建構內化的意義。本領域是為落實此一教育理念而設置的學習領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範圍包含各項能夠引導學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當然,老師們也可以在其他課程進行繪本教學,因為動物保護不侷限在某一領域裡,而是應該融入在各領域中。
其次,如何實施繪本教學?首先,我希望透過《琵琶鴨與神射手》的故事,讓學生瞭解愛護動物其實就在一念之間,以及確認教學目標是關懷自然環境中的弱勢物種、能對野生動物進行觀察與瞭解、引發學生對動物保護的覺知與敏感度,以及能具體實踐不虐待動物的行動。接著先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各領域找出適合高年級程度的相關能力指標。例如:綜合活動3-3-3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環境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這些都與動物保護的概念相通。
再來,繪本教學不僅只侷限於認識故事,還可以藉由繪本發展出教學活動,例如勞作及戲劇;老師甚至保留故事結局,由學生想像最後結局…….等。至於繪本的運用更是富變化,可以口述呈現,亦可以戲劇方式演出,在這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更可以將繪本製成簡報或動畫等,筆者利用實物投影機介紹繪本內容,而現在關懷生命協會已經將這一本繪本製作成動畫,更可以讓老師們方便使用。
避免壓力,樂於學習
在導讀繪本時,筆者特別請學生們注意每次出現神射手的畫面,注意神射手的表情。因為,一個成功的繪本不需要太多文字描述,只要透過圖片就可以傳達繪本的內容。因此,第一堂課的設計主要是老師透過實物投影機一一播放每一頁的內容,讓學生仔細看完這本繪本。第二堂課開始,筆者試著要求學生設計兩個問題,並自己試著回答問題,最後再試著寫出自己看完這繪本後的心得想法。對於這三道題目,老師們千萬別要求太多字數,教學的用意只希望透過簡單的學習單,教師可以明白學生讀完這繪本內心的想法為何即可。何況綜合活動領域的評量最重要的原則是讓學習者用自己有興趣的、自己選擇的方式來表達所知道的、所感受的、所做到的。再者,評量的原則其中提到:避免壓力、樂於學習。這正也是筆者所希望達到的目的,讓學生既可以對野生動物的生存興起同理心,也可以將他們的心聲表達在學習單裡。
學習單的意外回應
想不到兩堂課結束後,收到他們的學習單(其實當初只是利用背面紙,並沒有很正式的學習單)卻得到意外的回應。原來透過學生的角度,發現他們其實已經具備細微的觀察與省思能力。例如:
Q1:神射手聽到哪一隻琵琶鴨說的話而不再射殺他們?為什麼黑豆仔不再射殺琵琶鴨?
A1:因為聽到跛腳的琵琶鴨的一句話,而想到他們也有家人,所以不忍心傷害他們。
Q2:為什麼神射手在梅花湖時不獵殺琵琶鴨?
A2:因為神射手發現原來動物也可以為了家人,同伴不惜犧牲自己性命,也發現這些鴨子的生死就在他手上,所以他不打算殺了他們。因為他們太可憐,要尊重生命。
Q3:為什麼當最後幾隻琵琶鴨困在捕鳥網上時,神射手救了他們?或神射手為什麼轉變那麼大?
A3:因為只要有生命,都會有心和感情,而且即使是一條生命都很重要,動物的生命不應該因此被輕忽。
Q4:你覺得人類可以隨意決定琵琶鴨的生命嗎?為什麼?
A4:因為牠們好好的活著,為什麼人類為了填滿自己的慾望而為所欲為,就像如果你一家人活得好、活得快樂,有一天失去了一位成員,你不會難過嗎?
Q5:這本書的內容涉及到哪些事情?
A5:生命教育、環境教育、良心.……等。
Q6:為什麼一開始黑豆仔如此驕傲,到後來卻又變得如此溫柔?
A6:因為他理解到只要少了一隻琵琶鴨,那就是不是一個完整家庭。
關心種子慢慢發芽
課程最後,筆者將學生所寫的歸類並把幾位感想念給大家聽,剩餘時間再做總結。當中有幾位學生寫得很好,像是他們提到:任意奪取動物的性命是很不人道的事。關於生命教育這門課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有的學生提到烘爐地人吃鳥是很慘忍的事,每個生命都有活下來的權利,如果人類只想到要滿足自己,那就太自私了!
對於野生動物的生命,我們也應該像是對待自己一樣,彼此尊重,就如同前面問題大家都有提到,琵琶鴨整個家族來過冬,他們有自己的家人,沒有人願意見到自己的家人受傷。而人類也不應該因為一時興起或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射殺他們,或許大家可以更進一步的想想要如何幫助他們可以在梅花湖安穩過冬。
課程雖已結束,但筆者相信學生對於野生動物的關心卻像是一顆顆的種子慢慢在他們的心中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