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人生中特別的一小時——與高山大猩猩相處

動物關懷
文/
莊維倢/高雄縣大樹國小教師

說到烏干達,大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伊迪‧阿明(Idi Amin)這位殺人無數的殘暴總統,然而,烏干達的美麗風光,卻讓旅行家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稱之為「非洲的珍珠」,景致如詩如畫,這裡不但是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的發源地,還是地球上靈長類動物最密集的地方,包括瀕臨絕種、珍貴稀有的高山大猩猩。來到烏干達,走進叢林追蹤大猩猩,是人生最難得的體驗之一!

何謂高山大猩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電影「金剛」裡凶猛的巨大動物,或是「剛果」片中保護鑽石礦脈的殺人野獸,令人對大猩猩興起一股莫名的恐懼,雖然大猩猩有著看似兇惡的臉孔,強壯的身軀以及尖尖的牙齒,但是牠們基本上大都吃素,地上長的、樹上攀爬的都吃,坐在地上時,似乎兩旁信手拈來的植物都是吃得津津有味的美食,偶爾也會挖樹洞吃螞蟻,補充蛋白質。

「啪!」一隻全身黑黑的生物忽然從樹上跳下來,引起一陣驚呼。氣喘吁吁、汗如雨下的我們跋涉了兩個多小時,大猩猩給我們的見面禮竟是如此「特別」,只見高山大猩猩已端坐在地上,左右手開攻,拔著身邊的嫩草大快朵頤起來。

探訪大猩猩,申請不易

全世界只剩約七百多隻的高山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要能親眼見到並不是容易的事,半數棲息在烏干達的布溫迪國家公園(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其餘則棲息在烏干達、剛果、盧安達三國交界的維農加(Virungas)火山群山脈的叢林中。在烏干達要探訪大猩猩,必須透過烏干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GANDA WILDLIFE AUTHORITY,簡稱UWA)申請許可證,一群大猩猩每日只開放8張許可證,一人一證,一證500美金,且需檢驗護照。目前在布溫迪國家公園開放6群大猩猩可供遊客追蹤,所以一天只有48張許可證,在超級旺季的69月或者次旺季的123月,常常需要一年前或者半年前提早申請以免向隅。跟我們同團的美國夫婦說他們是半年前就申請好,另外有些人則是因為申請不到,就來國家公園旁邊的村莊等待,若遇到有人臨時取消則趕快遞補,隔壁團的一對夫婦就是如此,等了兩週才等到許可證。我們在台灣提早3個月申請仍然申請不到,只好到了該國再碰碰運氣,我們試了第一家旅行社,等待了30分鐘的聯繫後,經理就跟我們說,剛好有人因病取消,我們順利遞補上,天呀!真是不可置信的好運,想不到之前費盡千辛萬苦,寫了好幾封信、打了好幾通電話詢問都沒結果,正準備要放棄的時候,一道曙光乍現,讓我們的人生經歷多增添一筆絢爛的光彩。

布溫迪國家公園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以生物多樣性而聞名。一早8:00我們必須先看大猩猩的影片及聆聽護林員說明注意事項,之後分成三組探訪大猩猩的族群,我們的嚮導David是個經驗豐富的護林員,他首先為我們介紹了這個族群的每個成員及牠們的命名由來,David說每個族群都有一個名字,第一群叫Habinyanja,有18隻,第二群叫Rushegura,有19隻,第三群叫Mubare,是我們要追蹤的族群,只有6隻,但是卻是首群被人類追蹤的大猩猩族群,已被追蹤有17年之久,因此對人類的接受度較其他兩群大,甚至會展現好奇心,出現主動靠近人類的行為,而這一群也因為身為領袖的銀背大猩猩年事已高,力量不足,因此族群無法擴大,維持在6隻左右。成員除了銀背大猩猩及牠太太,還有3男1女共4個孩子,其中一個是剛出生兩週的猩猩寶寶唷!

    

相處僅僅一小時

正當我們要開始進到叢林時,突然兩位手持AK-47的槍手站在隊伍的前後,讓我心中一懍,原來是要保護我們的安全,若真不幸被大猩猩攻擊時,可對空鳴槍嚇走大猩猩。我們走在迂迴曲折的山路,因潮濕多雨,所以附生植物茂盛,藤蔓四掛,地上樹根濕滑難行,讓我們需要步步為營。待我們上到最高點時,嚮導請我們等一等,他必須等先行出發的追蹤員告知我們大猩猩的方位,才能決定往哪個方向走。生活在叢林的大猩猩是道道地地的野生動物,更不可能就坐在步道旁歡迎我們的蒞臨,因此等我們確知牠們的方位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高興即將見到大猩猩,但也擔心前方的路更難走,果不其然,只見嚮導拿著開山刀,開始披荊斬棘,轉入更幽暗茂密的叢林裡,會勾人的刺埋伏在兩旁,一不小心可能就踩到凹洞,大家踉蹌地繼續前行,心情夾雜著疲累與興奮。突然,嚮導停下腳步集合大家,輕聲地說:「大猩猩就在前方了!現在請把所有的背包、登山杖都放在原地,只能帶著你的相機及電池,與大猩猩相處的時間只有一小時,時間到我們就會返回,請大家把握。」大家疲憊的神情,好像突然注入一股活力,臉上盡是掩不住的雀躍,就要與大猩猩見面了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在樹上的大猩猩,窸窸窣窣的聲響傳來,原來牠忙著吃大餐,沒空理我們,順著嚮導的手看過去,另一隻大猩猩坐在地上,也正大快朵頤中,David說這隻是大兒子黑背大猩猩,目前11歲,在我們觀察牠的同時,除了吃葉子的聲音,就剩下快門喀嚓喀嚓的聲音,幾分鐘後,牠停下嘴巴稍事休息,躺在地上抓癢,David看牠不動,帶我們繞到牠的後面以便更近距離觀察牠,黑背大猩猩只是瞄了瞄我們幾眼,又繼續抓牠的癢,我趁機錄影,正當我陶醉在與大猩猩相處的時光中,黑背大猩猩突然一翻身,從地上爬起來,雙眼看著我,一個箭步就朝我走來,還把手放在我的大腿上嗅聞我的味道,David趕緊叫大家不要動,保持安靜,我當時來不及做任何反應,只把目光垂下不與大猩猩視線直接接觸,但心臟卻噗通噗通跳個不停,千百個念頭在我腦中盤旋,牠會不會突然攻擊我?牠會不會拿走我的相機?對於大猩猩下一步要做什麼動作我真是無法預測,當牠在嗅聞我的同時,我偷偷打量牠,橘紅色的雙眼鑲嵌在毛茸茸的黑臉上,眼中沒有怒意,大大的鼻孔,緊閉的雙唇,看起來對我應該只是好奇,放在我腿上的手,手指上一條條的細紋,黑色的指甲,除了覆滿毛的手掌,就跟人類一模一樣,驗證了大猩猩與人類的基因有95 %以上的相似性,我慢慢開啟相機繼續錄影,牠就像來時般迅速轉身從左側搖搖擺擺地踱步離去,雖然只有幾秒鐘的靜默,但是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禮物」感到驚嚇又驚喜,時光瞬間凍結又解凍,隊上有人幫我拍到大猩猩摸我的剎那,看他一臉羨慕樣,我想我真是超級超級幸運,能被大猩猩「臨幸」呀!

David接著帶我們繼續追蹤銀背大猩猩,偶爾發出類似咳痰的聲音,我好奇的詢問,原來是要讓大猩猩們知道我們沒有惡意,且告知我們的位置,讓牠們先行接納我們。拐幾個彎,一個龐然大物正在草叢中嘻哩呼嚕的嚼葉子,巨大的身形令人感到一股壓迫感,體型比其他大猩猩都還要來的大,仔細看背部有一大片明顯的銀灰色,沒錯!這隻就是這一群的首領──銀背大猩猩,王者的氣度顯露無遺,當牠炯炯有神的雙眼看向我們時,大家似乎都被震懾住了一動也不敢動,當牠打量過我們後繼續進食,我好像聽到大家都默默地吐了一大口氣,銀背大猩猩連進食都很氣派,迅速地折下草莖,刷刷刷地吃光所有的葉子,只剩細長的莖拿來剔剔牙,我觀察到銀背有尖銳的犬齒,連門牙也呈鋸齒狀,要不是牠在我眼前吃著草,說牠是草食者,我大概也很難相信呀!

銀背大猩猩吃了一會兒突然停下動作,起身迅速離去,望著牠碩大的銀色背影,心裡真是澎湃萬分,正當我們還想繼續追蹤時,David說一小時時間到了,我們必須返回了,啊!怎麼這麼快,我才深刻體會「時光飛逝」這句話呀!可惜猩猩寶寶還沒看到呀!這個小小的遺憾只好留待日後有機會囉!大家依依不捨地離開,背起行囊準備返回營區,回程的路上,鳥兒依然啁啾,偶爾也有其他猴子現身,尤其路依然濕滑,青苔滿佈及錯綜盤結的樹根橫陳,但是我的心境卻完全不一樣,滿溢感動與感謝,能與大猩猩相處的這一小時,真是人生中特別的一小時,我緩緩走在隊伍最後,向森林深處的大猩猩們告別。

回到營區,David發給我們一人一張寫有名字的證書,上面還有日期,紀念這難得的體驗,非常感謝UWA的貼心,也讓我們的追蹤劃下圓滿的句點。目前大猩猩族群量遭受到的危機包含盜獵、失去棲息地、人類疾病及連年戰亂等的影響,使得大猩猩瀕臨滅絕,所幸國際社會的關注及其他國家保育團體的經濟援助研究保護工作進行,高山大猩猩的數目緩慢地成長,即使追蹤大猩猩的許可證供不應求,背後又有龐大的金額收入,UWA也未因此開放更多遊客進行追蹤,謹守一個族群一天只能八個人追蹤及一小時的觀察時間,那是因為人類與大猩猩基因相似程度過高,缺乏人類的免疫力,要預防被人類疾病傳染,而索取的高價除了給付給參與追蹤的工作人員,亦部分投入附近村莊的教育、醫療、生活建設,創造人與動物可以和諧相處的狀態,保育與開發,沒有孰輸孰贏、孰輕孰重的問題,只有願不願意有更多的包容心,給其他生物一個棲息的空間,這是台灣這個蕞爾小島、卻有傲人豐富生態,值得省思的課題。

後記:通往布溫迪國家公園的路非常差,不但坑坑洞洞,還塵土滿天飛揚,坐在車中很難有片刻是「鎮定」的,疑惑政府為何不把路修好,詢問之下才知道因為修路會使用機器,而製造出的噪音動物不喜歡,會讓動物離開,因此維持原狀,從這個部分體現烏干達人愛護動物的用心,不過度開發危害自然生態,也因此讓我們在路兩邊的原野,竟看到成群的野生飛羚(Impala),真是令人感佩!

追蹤高山大猩猩守則

1.與大猩猩保持七公尺以上的距離,避免傳染人類病菌。

2.保持安靜。

3.勿飲食。

4.不要看大猩猩的眼睛,不要奔跑,不能觸摸大猩猩。

5.禁止使用閃光燈。

6.與大猩猩相處時間只有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