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五股溼地與浪犬

動物關懷
文/
汪雨蒼/荒野保護協會棲地保育專員

當釣魚的人們優閒的在岸邊等待魚兒上鉤時,水鳥們也在岸邊尋找著牠今日生活所需的食物。當遊玩的人們欣賞著所謂溼地之美時,彈塗魚和招潮蟹也在潮水漲退之間的地方翻滾及伸展著。當騎車的人們驚嘆著這片美麗的蘆葦草澤時,「四斑細蟌」這個五股溼地獨有的小精靈,就藏身在這片令人驚嘆的美麗當中。

然而,在這樣驚人的美麗中,卻也隱藏了些許的不完美。浪犬;即是這些許不完美中最顯而易見的一項,對於浪犬,我們對牠有不少的控訴,包括在發情時不斷的聚集,騷擾到原本與之無關的路人。無止境的生育,除了造成數量上升以外,新生狗的不適應或棲地容量的排擠效應,也造成了犬隻本身的高死亡率及向外擴散。

在這些指控之下,也有部份的浪犬決定與溼地共存,證據就是我們發現了不少的「水獺狗」,在四斑細蟌生存的蘆葦爛泥內,我們曾發現不少次的狗腳印,據說曾有人發現牠們和外勞一樣;捕魚為生。曾經有一次,我們為這附近的水鳥創造出一片平坦的棲地,接著幾天後,我們就發現浪犬們毫不客氣的把這個位置當做牠們打盹的好地方,雖然健康成熟的野鳥絕不會被浪犬傷害到,但我們還是為這件事情感到扼腕,因為直接的影響就是小環頸鴴及彩鷸的繁殖(雖然我們很少針對鷸鴴科水鳥的繁殖季做棲地改善,主要的改善時間都在渡冬期間)。

為了解決浪犬所帶來的「問題」,我們曾經嘗試找清潔隊來捕捉,然而看著捕狗人員以食物及線圈在引誘附近一群對他不理不睬的浪犬時,我就知道問題大了,這樣的方式只能引誘一些比較乖的狗,對於狗老大或是會騷擾人的問題狗,還是無法有效移除。

如果,我們改採全面圍殺的策略呢?那麼捕狗人員必需克服溼地地形的多變性才能有效達成。但達成後呢?有點生態學基礎的人都知道,當一個物種從原本的生態棲位被移除後,短時間可能會造成生態的改變,但長期下來必定會有另外一個物種來占領這個棲位,所以一群浪犬被完全移除之後,必定會有另一群浪犬進來占領原本的地盤。當所有的浪犬都消失,就會是浪貓的天下,貓可是比狗還更敏捷的掠食者,只是會注意的人不多。最近曾聽到有些地方在捕捉街貓,如果有在看這篇文章的朋友請注意,沒有街貓的地方將會是老鼠的天堂。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浪犬問題的本身,真的就如同我剛才的控訴那樣嗎?我想這是我的本位主義在做祟,浪犬的問題其實是人所造成的,人們為了自己的喜好而飼養及丟棄狗,久而久之就造成浪犬的問題。會出現在五股溼地的浪犬,一定都有不愉快的過去,既然牠們出現在這個地方,我想牠們一定有能力成為這個系統的一份子,只是造成問題的人類該如何去導引出這個結局?

於是我們想到了TNR(Trap, Neuter & Return),用動保團體的捕捉、絕育、回置代替公部門現行的撲殺政策(捕捉至公立收容所後,12天無人認領養時,會被安樂死處置。)在某一次偶然認識了關懷生命協會的志工,由於他們有技術及經驗,所以就委請他們來進行。在我們拿著GPS穿著涉水衣髒兮兮的在沼澤裡尋找四斑細蟌的蹤跡時,常看到許多關懷的志工以一整天的時間在附近的路上及自行車道邊等待,目的就是等待目標狗出現,這份辛苦跟我們只花兩個小時就在蘆葦叢裡曬得暈頭轉向,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因為關懷志工的努力,許多浪犬多了一個被剪耳的標記,也達成了不少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首先我們發現狗群變乖了,除非有人故意去騷擾牠們,或是愛心媽媽們出現餵食,基本上牠們都是懶懶的待在草地上,如果有生人接近牠們還會刻意躲開。

再來,關懷的志工所採用的方式,是與原來就在這邊餵養的愛心媽媽合作,因為狗群們只信任愛心媽媽,無形中也讓這些愛心媽媽間接成為五股溼地的義工,負責的就是浪犬的部份。

第三,TNR的浪犬對族群組成不造成任何影響,因為原來的浪犬守護地盤關係,不會有不明族群的浪犬進入反而造成更大的族群擴張,更不會因為狗群消失而造成更麻煩的貓、鼠來占據這個生態棲位,達成生態的平衡。

當然也有一些因為浪犬而造成的狀況持續發生,例如還是有路人遭到浪犬騷擾的案例,我無法充份說明每個個案,但我知道在大部份的狀況下狗兒們是不會主動去搔擾路人,如何看懂狗的語言以及正確的應對我想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們必需學會如何與狗相處。

關於五股溼地與浪犬,我們會相互的持續學習彼此互動的方式,直到有天人們可以真正的和自然做朋友為止。

附註說明:

  • 何謂:Trap(捕捉)、Neuter(絕育)、Return(回置),簡稱TNR,是一種取代安樂死的人道管理和減少流浪犬和流浪貓數量的方法。TNR藉由施以絕育手術,使之無法繁殖。目前官方撲殺與民間絕育路線各自運作無交集點,TNR的狗還是會被捕捉撲殺相當浪費社會資源,再加上民間在無奧援之下必須自籌經費相當拮据。
  • 一個地區若能以政府的公權力及資源支持動保團體進行絕育後就地放養計畫,配合流浪犬貓的照顧者兼顧環境整潔的餵養,對民眾宣導生命教育,加強對流浪動物的認知與包容。再輔以對每個個體登記管制,新出現的滯留流浪動物優先TNR,將可有效降低流浪動物數量,政府介入支持會比民間自行運作情況還有效很多。
  • 關懷生命協會對河濱公園浪犬的TNR:先與當地固定在餵食的照顧者合作,可先暫時停止餵食一天,之後會同餵食者一起去捕捉到協定的動物醫院結紮,待手術完及休養完畢,通常是五天,再將其置回原捕捉處釋放,手術後的狗會剪耳,母狗剪右耳公狗剪左耳。實施過TNR的地區除可穩定流浪動物數量外,也可減少餵食者的負擔,因為不會有新生的二代犬。
  • 一般民眾對於河濱浪犬的注意事項:
    1. 不任意丟棄所飼養的動物。
    2. 不威脅或攻擊動物,包括不對狗大叫及打狗、踢狗、向狗丟石頭等。
    3. 請確定您的孩子及你所帶領的同伴動物是在您的看護之下活動,以免影響到浪犬或被浪犬影響。
    4. 遇到下列情形請勿靠近陌生的狗:睡覺、進食、與其它狗嬉戲、垂奶母狗及其小狗。
    5. 其它事項:
      1. 狗生氣的特徵:露出牙齒、低吼及停止不動尾巴不動。
      2. 狗會追其他生物是為了守護地盤,建議停下來或以穩定的速度離開至一定的距離,不要突然激烈跑動。
      3. 當狗向你跑來時,距離很遠時可跑到很多人的地方。
      4. 當狗向你跑來時,距離很近時可以書包、傘張開或手邊面積大的物品擋在中間,請勿揮舞手扙或棍子,將之藏在身後,並面向牠緩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