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學生選擇政策:其實你可以選擇不傷害動物的學習方式

動物關懷
文/
台大動物權利社鄒敏惠

學生選擇政策
其實你可以選擇不傷害動物的學習方式


解剖的真相

我贊成動物均有其權利,如同人類均有人權。這才是擴充仁心之道。──美國總統林肯

長期以來,動物實驗存在三點爭議,也是學習生物學的學生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1. 動物能否不必如此痛苦和被虐待?
雖然不是所有實驗都牽涉「切割活體」,但不能否認的是,實驗動物多少都將遭受非人道待遇。此外,就算經過「麻醉」手續,也不能免除動物實驗的道德爭議,因為動物在麻醉醒來後,還是會感受到痛苦。另有許多實驗因為擔心使用麻醉劑會影響教學或研究結果,如此動物所承受的痛苦就更強烈。

另外,解剖也可能傷害環境。青蛙是最常見的解剖動物,若將青蛙移出生態系,不可避免地將會破壞生態系的微妙平衡,可能導致昆蟲數量暴增,造成農作物被吃光,人類只好使用殺蟲劑,最後對環境及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2. 動物實驗會不會養成殘忍人格?
目前許多西方國家,對以教學為目的之動物實驗採取相當謹慎的作法,盡量朝著減量、精緻和替代(3Rs)的方式教導學生,能用屍體動物就絕不用活體;可以用臨床動物就不會用實驗動物;能用非動物取代就絕不用動物。因為,他們驚覺許多動物實驗不僅對動物造成嚴重傷害,也間接培養出對生命感到麻痺的學生。

在美國,屠夫不許擔任陪審員,就是因為他們習於殺生,早就對生命感到麻木,因此做出的決定會不夠客觀。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在一九七五年的著作《動物解放》一書中提到:「不論如何,即使動物實驗對人類的益處真有說服力,以動物作實驗的道德問題卻無法因而變得正當。人與動物的權益必須平等考量──追求知識的權利不具有超越生命的神聖性。」

3. 是否有替代方案卻不用?
幾乎所有比較替代方案和動物解剖的研究都顯示,不使用動物的學習方法(例如解剖軟體)和傳統的動物解剖相較,在學習解剖學和複雜的生理機轉上,有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科學家們也不斷發明新的替代方案,同時教學方法和輔助器材都在持續進化中,每隔一段時間也應該重新評估。每年在世界各地的學士後醫學系、醫學系和獸醫系,已經有無數學生未上活體動物解剖課。既然高等教育的重心在於批判性思考,那麼,學生應該要為他們致力於找尋更好的學習方法而得到肯定。

當人們被迫從事違反他們道德良知的行為時,即使是一個學生,也有資格發聲。

如果這些學生已經「夠格」參與一項實驗,那他們就應該「夠格」決定他們是否能在道德的基礎上拒絕參與。[1]

台大現況

  1. 現行普通動物實驗課
7個實驗——剖蛙或鼠。
1個實驗——剝蛋殼把不同時期的雞胚倒出來看。
1個實驗——果蠅。
1個實驗——鬥魚。
1個實驗——蝦。
=========================
共 11個實驗使用到活體動物,比例: 11/27= 40.7%  [2]

  2. 實驗動物使用情形、花費[3]

物種 來源 一班平均30人
青蛙 南門市場 15隻蛙,140元/斤,一斤約二隻
大鼠 醫學院 15隻鼠
雞蛋   15x2顆蛋(10天內種蛋),一顆約十塊
鬥魚 水族店 一學期40隻(全部用同批)
解剖器材   各班自理


替代方案的優勢

  1. 學習效果

在一篇由Knight, Andrew等人進行的研究(33篇論文,涵蓋各個教育年齡層、教學範圍)中指出,在生物醫學的教育當中,使用人道替代方案的學生表現,至少與進行活體解剖的學生的表現相等。33篇論文中有13篇(39.4%)顯示,使用替代方案的學生表現的比進行活體解剖的學生好,或者是能以較快的速度完成相同的學習效果,並有時間做額外的學習。17篇論文(51.5%)顯示了相同的學習效果;只有3篇論文(9.1%)顯示出較差的效果。[4]

下表是針對替代方案與活體解剖學習效果的研究:[5]

  研究者 學科 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
效果較好
相同效果 替代方案
效果較差
1 Leonard 1992 大學生物學 互動式光碟    
2 Downie & Meadows 1995 大學生物學 模型(鼠)    
3 Matthews 1998 大學生物學 電腦模擬    
4 More & Ralph 1992 大學生物學 電腦課程    
5 Clark 1987 生理學 電腦模擬    
6 Henman & Leach 1983 藥理學 錄影帶(Biovideograph videotape recordings)    
7 Phelps et al. 1992 生理學(護理) 互動式光碟    
8 Samsel et. al 1994 生理學(醫學) 電腦模擬    
9 Hughes 2001 藥理學 電腦模擬    
10 Dewhurst & Meehan 1993 生理學、藥理學 電腦模擬    
總共        6  3  1

 
2. 臨床技術


a.可重複使用直至熟練
Johnson和Farmer指出,無生命的模型能夠有效運用在基本心理性肌肉運動技巧的教學,具有使用活體動物所沒有的優點,也就是模型可以重複使用,助長了技巧的熟練。

另外,變更變數在活體實驗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方面軟體的優勢遠高過動物實驗,而反覆練習和實際操作的成本問題上,軟體的優勢皆較佳。

b.可培養手術技術
Greenfield評估止血模型與使用活體實驗,來訓練獸醫系學生止血技術之效果。共有四十個獸醫系大二學生參與本研究,分為兩組各二十個學生,各自接受同樣的血管結紮與分離之必修基礎技術教學。學生使用各類無生命的模型練習,以評估他們的心理運動(心理性肌肉運動)技術。兩組練習的時間都一樣,一組以止血模型練習,另一組則對狗進行活體脾切除術。

學生進行練習和執行血管結紮與分離術的狀況時,皆被攝影紀錄。模型組的錯誤機率比較低,打結的狀況更好,且完成練習的時間較短;在儀器掌握上也獲得較高的評價。

研究結果指出,止血模型和活體動物實驗一樣在學習複雜的血管結紮基礎技術上是有效的,學生也肯定用無生命模型作為此技術之替代教學法,是十分吸引人的改變。

c.教材準備較方便
在Abutarbush等人的研究中,將學生隨機分成以CD-ROM進行電腦自學和傳統活體動物示範教學組兩組。兩組學生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的問卷調查他們對於教學方法的舒適度、信心度、適當程度。得到的資料顯示,以電腦為教材的教學方式有助於增進教材準備的便利性。

3. 費用較低

Dewhurst在一項使用老鼠的小腸,來計算上皮細胞滲透速度數學模型的實驗中,發現使用電腦軟體模擬,比起利用剛殺死的老鼠的小腸,皆可以得到所需數據,且課後測驗顯示,學生們在兩種不同教學法能夠得到一樣的知識。然而,電腦模擬的成本僅是傳統教學法的五分之一。[6]

以青蛙為例 替代方案 (Dissection Works Deluxe*) 解剖
1st year (initial purchase) $2099 $1,146
2nd year $0 $310.50
3rd year $0 $310.50
4rd year $0 $310.50
5rd year $0 $310.50
Total cost: $2099 $2,387
* DissectionWorks Deluxe 是高科技的一套方法,提供很多解剖替代方案,可以在同一學年中用在很多不同的科學課堂上。


替代方案

1.電腦軟體
Samsel, R.W.等人針對醫學系大一的學生同時使用電腦和動物實驗兩種方法在心血管生理學的教學上,學生的測驗結果都很高,且使用電腦學習的方式獲得學生更高的評價。因此,兩種教學形式都有教育價值,且電腦在生理學的教學上是有效的替代方案。

2.影片
根據Fowler和Brosius針對中學生所做的研究發現,讓學生觀看蚯蚓、淡水螯蝦、青蛙和河鱸等動物解剖影片,比起活體解剖,可讓學生展現出更多關於這些動物的正確知識。

而在Phelps等人的研究中,則肯定了影片在生理實驗教學上的效果。藉由互動光碟程式學習心臟輸出量原則的護理系學生,較之接受講課和活體動物生理實驗教學的學生,在測驗分數上來的更好。

下表是以青蛙和老鼠為例,條列可行的替代方案如下:[7]

動物 替代方案
青蛙
  • Digital Frog 2.5 by Digital Frog International: CD-ROM ;  www.digitalfrog.com
  • DissectionWorks Frog by Science Works, Inc.: CD-ROM;  www.scienceclass.com
  • Frog Dissection Laboratory and DryLab Frog by NEOTEK: CD-ROM; also downloadable from Internet; www.neotek.com
  • Operation: Frog (Deluxe) by Tom Snyder:  http://www.tomsnyder.com/products/product.asp?SKU=OPEFRO
  • VisiFrog by Ventura Educational Systems: CD-ROM;  www.venturaes.com
大鼠
  • DryLab Rat by NEOTEK: CD-ROM; also downloadable from Internet; www.neotek.com


國外現況

  1. 康乃爾大學的例子 [8]
在康乃爾大學,由「學生人道對待動物會」擬定的代替活體解剖政策是基於以下幾個理由:

  1. 該校目前解剖課程是1987年制訂的規定,在這11年間,已發展出相當制度,精確有效的代替模式,不但人道而且經濟。
  2. 在過去十年間,代替法已得到數十種具有權威性的科學刊物的肯定。
  3. 許多學生對於動物活體解剖,有相當的心理困難,卻往往遭到某些師生的敵意態度,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上的心理壓力。
  4. 代替法在日後將普遍實施,已受到大多數學生的支持。
  5. 高品質的代替法不但具有相等的教學功能,市面上已可購得這些教育器材,比昂貴、殘忍的動物解剖,共符人道而經濟。

基於以上諸種考量,此代替政策認為學生在開課的第一天,可申明自己欲採用取代法,以避免違反自己的道德感或宗教信仰,而被強迫參與殘虐生命的學習方式。(美國已有六十多所醫學院廢止動物實驗。)
 
2. 有學生選擇政策的大學(美國) [9]
California(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Connecticut(Quinnipiac University)
Florida(Barry University)
Georgia(Georgia Military College)                         
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New Mexico(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Hofstra University;Marist College;Sarah Lawrence Colleg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Ohio(Oberlin College;Wright State University)
Oregon(Oregon State University;Portland Community College)
Pennsylvania(Bryn Mawr College;Lehigh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Texas(Texas Woman's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Houston;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and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Utah(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Virginia(Radford University;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Virginia Tech College)

訴求——學生選擇政策

世界自然憲章中闡明:「生命的每種形式都是獨特的,不管它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應當受到尊重。為使其他生物得到這種尊重,人類的行為必須受到道德準則的支配」。

生物學,是一門學習尊重生命,進而欣賞並了解動物在自然中的角色的一門學科;但是,普通生物學和普通動物學課程裡的解剖實驗課,卻教導學生把生命當成物品,而非生命來看待。如今,教授們已經認可使用現代科技學習生物學的效果高於(或相似)以解剖動物的方式學習。

  1. 學生們有權利拒絕參加解剖/活體解剖或其他傷害動物的任何課程、練習和測驗。
     
  2. 對於任何拒絕參加或在旁觀看使用動物課程的部分學生,學校應該提供他們足以增進該課程所要求的相關知識、經驗,但不使用動物的學習計畫。
     
  3. 設計上述不使用動物的練習機會的責任,主要在於系所身上,同時也希望學生可以協助教授找出最好的選項。

     
  4. 學生不會因為選擇替代方案而受到排斥或其他不利影響。學生們不解剖動物的選擇應該獲得所有學校教職員的尊重,並且不應該批判學生。

     
  5. 在每學期初,所有學生都應該收到書面通知,讓他們有選擇不參加包含有傷害動物可能的實習的權利,且最晚應在使用動物的三周前通知。這項資訊應該要被包含在課程大綱內,放在課程網頁上和校方的課程手冊中;所有現在或未來可能主修生物學和心理學的學生,都應該要能放心不會被逼迫參與任何對動物造成傷害的使用。鼓勵學生加入這門課而不用放棄他們的信念。

     
  6. 仍繼續使用動物的教師應該在每學期的第一天以及使用動物實驗的當天,口頭宣布以上這項政策。


宣傳行動

為了讓更多同學了解實驗動物的真相以及動物實驗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台大動權社在3/28~4/1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時間,於台大學生活動中心擺攤,向同學呼籲:真正的勇敢,是勇於表達自己不願意做的事,請拒絕動物實驗。

現場有一些三類組或非三類組的學生看到了我們的攤位,而過來詢問了解;更有醫學系、藥學系等科系的學生認同以替代方案代替解剖實驗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社團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ntuards、批踢踢: NTUAR)

    


參考資料
[1] 生命無價?──談校園動物實驗的道德爭議(關懷生命協會網站)
[2] 台灣大學普通動物學實驗手冊
[3] 詢問助教或親自去市場詢問
[4] Knight, Andrew; Balcombe, Jonathan; De Boo, Jasmijn. Animal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Unpublished. Updated: 8 Jan. 2007.<Comparative studie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humane teaching methods demonstrate educational efficacy when compared to harmful animal use in biomedical education.> http://www.humanelearning.info/studies/studies_comparative.htm
[5] <人道教學法在獸醫養成教育之成效> Andrew Knight. Humane Teaching Methods Demonstrate Efficacy in Veterinary Education. Animal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www.AnimalConsultants.org
[6] Cost Analysis of Dissection Versus Nonanimal Teaching Methods
http://www.pcrm.org/resch/anexp/cost_analysis.html
[7] http://www.pcrm.org/resch/anexp/dissection_alternatives.html
[8] 取代動物活體解剖政策──簡介當前美國大專院校的動物權運動
   https://www.lca.org.tw/column/node/733
[9] Schools with Student Choice Policies or Allowing Dissection Alternatives
http://www.animalearn.org/collegeSchools.php
[10] 關懷生命協會的替代教材:高中青蛙解剖選修等資料https://www.lca.org.tw/column/node/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