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玫/台灣動物之聲第51~57 期主編
20 年,是一段不短的歲月,可以讓嬰兒長大成年,也可以讓狗兒成為相當人類百歲的「狗瑞」,更可以在時間的累積下成就很多事情,為社會帶來改變。
協會20 年的軌跡,正是台灣社會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觀念深化發展的縮影,從流浪動物絕育、經濟動物關懷、同伴動物對待、拒吃拒買拒養野生動物、催生動保法、推動生命教育,步步走在社會之前,為台灣深耕「眾生平等」的良田,結實累累。
在台灣,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相關議題,從來都不是媒體的重要標的,也正因為如此,在台灣社會推動這些觀念,必須有強韌的決心和堅毅的恆心,才能一步步走下去。台灣目前的動保及動物福利現況雖然還有推積如山的問題,但正確的觀念已經一點一滴滲透到台灣社會的根柢,日積月累蘊釀成大眾的共同意識和認知。在形塑社會普偏價值的過程中,協會從未缺席,20 年的付出已經刻劃出深刻的印記,為台灣社會留下珍貴的資產。
在我年輕的黃金歲月裡,有幸加入協會的行列,留下許多美好回憶,與協會一起成長、耕耘、收穫。
負責《台灣動物之聲》的編採工作,讓我有機會在第一線接觸與動保相關的重要觀念及重大議題;編輯《動物解放》為我進行了一次觀念上的深層洗禮;而《動物新世紀》中林建隆老師的詩作結合撒可努先生的畫筆,更是一次體驗全新推廣動物保護觀念方式的機緣。
回想這段甘苦與共的期間,我對協會懷有著滿滿的感激,也希望協會的新人舊人都能繼續在尊重
生命的路途上邁進,期待下一個20 年能看到更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