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動物保護,別忘了農場動物

動物關懷

李宏韡/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博士生

從事動物保護工作,無論是以動物權或是動物福利為基本信念或論述,如果選擇農場動物做努力的對象,其困難度要比同伴動物、野生動物甚至實驗動物要高很多。
 
「擁有」是人類「關心」的起源,也是人類的天性,深愛「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情義相挺,將「我的」同伴動物視為家人,並將相同的心情與價值觀往外擴展,當看到流浪街頭的狗和貓,心中的憐憫油然而起。為流浪動物爭取福利、權利也最容易獲得認同、支持與掌聲。
 
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愛「我們唯一的」地球,所以要好好保護地球上的資源與物種,包括野生動物。所以雖然我們並不直接擁有野生動物,但多數人仍然關心野生動物的議題。
 
實驗動物和農場動物與我們的距離好像非常遙遠,但卻是我們最常「接觸」而不自知的生命。這些生命轉化成生病時吃的藥,餐桌上的美食,供給著人類生命或慾望的需求,但因為我們不「擁有」他們,而無知的忽視他們,甚至連最輕微的感恩之心都難以被激發。
 
無論是被稱為農場動物(Farm Animal)、經濟動物(Production Animal) 或食物動物(Food Animal),這些動物都成了生財的工具,是經濟活動中的一環,在政府拼經濟、照顧農民的口號下;財團精算成本、追求利潤的經營策略下;再加上消費者習慣購買便宜的食物,再高度浪費食物的消費習慣下,要推展農場動物的福利或權利,是困難、不討好而且不易取得共鳴的工作。
 
許多關懷生命協會過去和現在的工作夥伴,是台灣少數願意投身這個議題的小眾。盼望這群走在佈滿荊棘且孤獨的道路上的夥伴們,能以無比的毅力,堅持的走下去。
 
讓我們給這些夥伴們一些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