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港兩地流浪狗減量試驗計畫

動物關懷

兩地流浪狗減量試驗計畫

今年港台兩地不約而同推動以科學方法調查評估TNR(Trap, Neuter and Return) 應用在流浪狗減量上的有效性,希望「絕育代替撲殺」能爭取到政策支持。淡江大學同學進行的五股垃圾山流浪犬TNR 調查計畫仍在計劃的第一階段,香港則加入了疫苗接種(vaccination) 的步驟,構成TNVR 試驗計畫。下文將為讀者呈現兩地計畫之概覽。( 編輯室)



五股垃圾山犬隻TNR 計劃第一階段
作者 / 歐連昇
研究群 / 歐連昇、林信君、洪淑郁、曾培裕、劉康敬

作者 / 歐連昇
 
淡江關懷生命社社員、大學動保社團連線成員。還記得那天,我們五個窮學生擠在小套房中, 手握著酒杯,嘴裡咒罵著看不慣的小人與接連不斷的齷齪事,相同的信念卻使我們又大聲且信誓旦旦的決定我們要一起為動物付出……我們是一群淡江大學的學生,因為相同信念而聚集在一起,我們喜愛動物,熱愛生命,更不斷為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動物盡心盡力。

研究動機
 
政府自三十年前就已採用撲殺的方式來控制流浪動物數量,但目前全台收容所可收容犬隻僅佔流浪犬數的6%,政府撲殺的同時,外頭的流浪狗仍然不斷繁殖,而且僅需一次生產,便可補足政府的撲殺量,從某些角度來看,牠們可以說是生來被人殺的……。

面對這項失敗的政策,我們採取在國外盛行已久的犬隻控制方式"TNR" 針對一個區域進行全面性結紮,並移除問題犬隻,藉由流浪動物的地盤特性達到數量的控制。可惜的是,台灣至今仍無任何數據可以證明TNR 是一項適用於台灣,並可有效減少流浪動物的方式,使得政府單位遲遲不肯採用這項新式做法。因此我們決定循序漸進,做出台灣第一份大量犬隻TNR 的記錄,冀望能改變政府的錯誤政策。
 
研究內容
 
與志工王文評大哥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五股垃圾山有許多尚未結紮的流浪狗,因為當地是工廠區而無一般居民,不會有通報捕狗的問題,所以經過幾次探勘後,我們決定在這裡展開研究。本階段我們將主軸放在犬隻普查作業,先確定動物的數量與他們的生活地點、習性,並在調查的同時告知當地餵養工人與業主結紮的必要性,也協助他們進行結紮作業。
 
首先用步行的方式,來回在垃圾山挨家挨戶走過每間工廠、空地,尋找犬隻並拍照,再用衛星定位紀錄發現位置,最後製成名冊與標圖。


研究發現
 
許多流浪狗的來源可能是前工廠搬遷或廢棄後被就地棄養,牠們的生活品質十分惡劣,每天與工業廢水、廢油相處,更不用提那稀少的食物來源。這惡劣環境使牠們罹患疾病、受傷的機率高得驚人。然而,這樣的悲劇在台灣各地不斷上演,當這些狗降臨到世上準備探索世界的同時,死神早已在旁等候,就算逃離了這悲劇,也未必逃得過政府將他們抓到收容所強制安樂撲殺的煉獄。


五股垃圾山犬隻TNR 計劃第一階段


計畫內容:在五股垃圾山區進行全面性的流浪犬TNR前置普查與宣導。調查動物的數量、生活地點與習性,同時告知當地餵養工人與業主結紮的必要性,並協助進行結紮。
調查期間:2012 年1 月~2012 年3 月。每周二個工作天。
調查範圍: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以東、中興路三段以南、台64 線以西及中山高速公路以北之工業區。
指導老師:關懷生命協會顧問林雅哲醫師。
調查結果:共計有流浪犬314 隻,其中45 已結紮。
目標宗旨:希望能提供大量科學調查記錄,證明犬隻TNR 之可行性及有效性,促請政府改變流浪犬管理政策。



下一步
 

我們踏出了改變台灣流浪動物的第一步。我們將整理出來的資料與數據統整,也規劃了大部分的結紮行動,完成了最困難與最艱辛的一步,但這並不是一項短期能夠達成的企劃。明年若是爭取到相關經費,我們會再次進行比較調查,希望能以此為依據,向政府或民間團體建言,改變台灣流浪動物的政策方向,達到永續經營的效果。


                                                                   ****

 

作者 / 陳進軒
 
香港人、台大獸醫系學生、台大關懷生命社社員、大學動保社團連線成員。綽號Mike, 從
小到大都對動物有著一種天生的迷戀。中學時期常見流浪動物橫屍馬路上,在無力感的激發下,更堅決要成為一位獸醫。立志以畢生之精力為動物爭取其應有之權利,希望大家都可身體力行,從生活上的每一個小動作,小抉擇去關懷其他生命的感受。

多年來,香港政府對流浪動物採取捕捉、撲殺的處理手法,而負責的單位是漁農自然護理署( 下稱漁護署)。未植入晶片的動物一但被抓走,四天內無人認領,便會陸續被人道毀滅。統計資料顯示,大部份動物於政策的帶領下,最終都是步向鬼門大關;加上每年用於捕捉流浪動物及施行人道毀滅的實際開支高達2300 萬港幣,面對如此不人道、沒效率、產生負面教育等乏善可陳的政策,民眾促請政府以TNR 取代撲殺的訴求更加強烈;加上動物義工常常因政府未有落實社區動物TNR 而面臨被控風險,使得「抗漁護黑箱作“孽”」、「動物無罪,尊重生命」、「反漁護惡法,要救不要殺」……等等,大大小小的遊行更常常出現。漁護署於大眾的催促下,終於答應進行TNVR 試驗計畫。


漁護署TNVR 試行計劃

計畫內容:由動保組織統籌執行,在南丫島,西貢及元朗三個地區試行,以捕捉(trap)、絕育(neuter)、疫苗接種(vaccination),放回(return) 的程序,進行流浪狗管理。
試行期間:2012 年開始,為期3 年。
統籌執行:香港愛護動物協會(SPCA)、保護遺棄動物協會(CAA)
獨立監督:漁護署聘請獨立公司負責監察
評估指標:1. 居民投訴; 2. 流浪狗數目變化; 3. 其他要素( 狗隻健康狀況、繁殖速度,成本效益等。第一年半及第二年半分別評估一次。
目標宗旨:短期目標是停止繁殖及管理資源;中期目標是停止犬隻遷移和穩定狗隻數目;長期目標是減少整體狗隻數目與及減少資源。


有一天能像南丫島 一樣

南丫島不但是TNVR 其中的一個試點,也是非常成功地以CCCP 改善流浪貓問題的一個例子。今年二月我曾到過南丫島,看見居民都很習慣與動物和諧共處,共享社區;加上不少外國人定先進的西方動保文化使當地人更加關注友善對待動物的重要性。島上大街小巷的流浪貓們,耳朵都是缺了一角的,而且有穩定的愛心爸媽定時定點餵食、提供照顧,讓我不得不為這一片地方感到驕傲。而我相信不少愛護動物人士都盼望有一天香港能像南丫島一樣,不再排斥原本屬於社會其中一分子的流浪動物。


民間團體的力量「誓要把「撲殺」送到墓墳裡去」


2012 年2 月,「香港TNVR 關注組」正式由多個動保組織成立,目的是了解前線義工對TNVR 試辦計劃的看法和建議,然後向署方表達,以加快落實及完善化計劃。目前群組已超過8000 人,其撰寫給漁護署的備忘錄得到許多團體及民眾的支持。所以說,改善社會問題之責任並不僅是在於政府一方,實際上是民眾和政府兩者一同背負的,只有通過雙方協調,互相溝通檢討方可達到動保之最終目的。動保不像賽跑,不可能越過了終點線後便把腳步放慢下來。


獅子山-- 絕育後送養行動

香港「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自2009 年展開的獅子山犬隻TNR 行動,主要是以TNR 控制犬隻數目並且提供基本照顧,以預防犬隻因尋找資源而進入社區。根據志工提供之數據,目前山上約有500 隻流浪狗,而計劃至今共處理249 隻流浪狗,其中101 隻成功送養、11 隻因健康問題死亡,其餘全數放回。其送養率之高絕對是賴於該團體極力主張TNR 的同時必須加入「送養」這一元素,這是對TNR 精神之進一步昇華-以不再繁殖來換取一個愛牠的主人及一個安穩的生活。雖然計劃目前仍未達到足夠的犬群絕育百分比,但筆者確信以此向大家證明香港實行TNR 之可行性,實是指日而可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