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乘佛教經典中,記載許多菩薩累生累劫在世間修行慈悲忍辱的事跡,如千生捨眼、投身飼虎等等。其中亦不乏有以動物的身份實踐難能可貴的德行,例如九色鹿救落水人,反被該人陷害;六牙象王為救小象寧可捨牙給貪心的獵人。在這樣感人的故事中,姑且不討論動物是菩薩化身或業報身等佛教思想問題,就從這些事蹟而言,可以讓我們反思:動物的心靈,是可以充滿純真與無私的;在這種無私中更突顯出人類為了欲望而顯現的無知與自私。如果人類可以從與動物相對待的關係中,領悟到慈悲的真義是「眾生平等」時,不僅動物得到平安,人類的心靈也可以得到清淨,這種和諧是世界中最美好的事,也是無可取代的幸福。
關懷生命協會經過21年的歲月,對動物議題的關心與努力是全面性的。關懷的對象不再限於流浪動物的救助,而是包含了經濟動物與實驗動物。處理議題的方式也從社會運動策略的運用、民間組織串連、立法行政監督,以及動保教育的推廣、種籽教師的培育等等,使得整體動保運動展現出不同的高度與深度。其中蘊含的意念有二;一是我們必須從人類行為的源頭去反省對動物態度的不公平。協會除了動物救援工作從未間斷之外,更努力推動法案的成立、修正與落實,所以去年三月成立了「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強化與行政部門的監督與溝通,讓法案得以實施,而推動「動物保護司」的成立則是未來努力的方向之一。二是我們更要從教育的核心價值去反省現有的文化依循中人類至上的不正義。專書的出版,強化了理論建構與思維方向;會刊的發行,記錄了每一次的工作感動;扎根計畫持續支持教師與孩童,學習善待與尊重在世界上所有動物的能力;大學動保社團連線,是培植人與動物和諧關係的點滴活水。
協會所有同仁在張副理事長章得先生的帶領之下,大家盡一己之力,從多元面向的努力中,展開一張慈心覆護有情的網絡,讓每個不可被替代的生命,有機會得到尊重與安養,此乃眾生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