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校園生命教育的意涵與實踐

動物關懷
文/
AVOT呂紫維

扎根教育種籽教師研習營自2008年啟動,以國中小學教師為對象培力種籽老師,希望藉老師之力將動保觀念傳遞於學生。2013年度提供了老師們多元的動物保護方向,有同伴動物也有陸域、海洋的野生動物;有知識的傳遞,也有實地參訪體驗。課程包含「校園流浪動物生命教育」、「從野生動物走私買賣到三拒運動-拒吃拒買拒養野生動物」、「以行動救援野生動物」、「從鯨鯊談海洋生物保育」、「動保扎根教案分享」、「第三波動保運動:選民變公民,認識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動保扎根教材與設計背景說明」等。中區場參訪中興大學獸醫學院、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南區場參訪高雄動物保護教育園區(高雄市壽山收容所)及柴山生態教育中心;北區場參訪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及羅東自然教育中心。

從課程中,我們知道人類的一時貪欲,或吃或養,讓許多野生動物被捕捉、走私、販賣,在原生地瀕臨絕種,而在臺灣等引入地或當成餐餚或變成社會負擔,運氣好的在收容中心終身安養,運氣不好的客死異鄉或是強壓地頭蛇。也有人們不尊重動物與生態,恣意餵養、接觸或是放任家犬干擾野生動物,在我們參訪柴山時,就看到民眾帶著家犬上山,上演一場犬猴大戰,這對野生動物不僅是種干擾,也成為防疫的漏洞。

還有人們不負責任,任意棄養犬、貓、甚至其他動物,這些流浪動物進到收容中心,無疑是徘迴在鬼門關前,現場大家都投以哀憐的眼光,但是唯有將關懷生命的觀念傳遞出去並實踐,才能還給動物應有的生存權益。雖然有許多不幸的事,但我們也看到高雄師範大學老師帶領學生共同照顧校園流浪犬,幫校犬做名牌、幫助同學認識校犬、帶狗狗結紮,以眾人之力減少校園犬隻產生的問題,也讓狗狗有安身之處,我們相信懂得尊重動物的學生,一定也是願意為社會付出的人。

三場研習營,因為老師們對動保的熱忱,場場額滿。大家保護動物的善心,呼朋引伴一同前來,也有老師利用協會的教案及文宣教學,獲得學生回響,特來取經。活動中老師們認真聽講、討論,認為可藉由在學校教育的課堂中,以親近動物與教導如何互動、播放影片、帶領同學以行動劇、繪本,甚至透過個別同學輔導與同儕力量,使同學建立對動物的同理心。

經過研習營的動保知識洗禮,與會老師們紛紛有感而發,除了對臺灣動保現況感到無奈,也認為自己有義務將動保觀念傳授予學生及孩子,如「拒吃、拒買、拒養」、依動物的習性去對待,而非依自己的喜好、要尊重動物等。有些老師也表態要肉食減量,不要讓自己的肚子變成動物的墳墓。最後有老師期許,這次的活動影響到與會老師們,然後再影響身邊的人,就像燭火一般綿延,讓整個臺灣亮起來,也讓世界看到臺灣對動保的努力和貢獻。我想經過這三場的研習營,老師們都能體會生命教育的意涵,並實踐校園生命教育,讓我們的動保力量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