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以動保為志願

動物關懷
文/
關懷動保志工隊

第四期「關懷.動保志工隊」在102年10月啟動,陌生的志工們在協會執行長的帶領下,進行了知性感性的相見歡活動。首先,大家畫下自己眼前所見的動物世界,再一一自我介紹及闡述自己所畫的主題。作品當中,有被禁錮的動物、受人擺布的貓、生活周遭的遊蕩貓犬,也有都市叢林,在到處都是建築物的環境中,表現出動物們的生存是多麼地不容易。還有人畫一片竹林,因為大家都只會關注不是睡就是吃的圓仔家族,而其他的動物呢?

立法推動,從根本解決動物們的生存問題

相見歡讓志工們認識關懷生命協會及動保行政監督的各項工作,協會長年致力於立法推動,是為了期望能夠改善制度層面,以爭取動物的生存權力,從根本著手解決動物們的生存問題。為了讓志工能夠更具體參與動保行動,協會特別邀請了對社會教育及公民參與這兩門課題深具經驗的高茹萍老師來分享。

認識自我本性

茹萍老師告訴志工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性,現代人在校學習十幾二十年,相較於人的壽命,學習的時間非常短暫,因此推行社區大學,也鼓勵民眾要參與我們的社會。接著,老師要大家一一自我介紹,並檢視自己的人格特質,判斷自己是屬於服務型、創意型、好人型或是其他型,以透過彼此對自身的了解,來判斷適合的工作及合作的模式。

不斷地發想,才能解決問題

第二個階段,老師舉了幾個辦活動的經驗,並要志工們現場舉例自己想辦的活動,模擬工作小組討論籌備時需要那些項目、活動中要安排那些內容等等。志工們提出了不同的活動,如:動保夏令營、動保論壇、推廣教育等活動設計等。茹萍老師除了講解如何設計活動,更帶領志工們從議題發想、決定主題,經由世界咖啡館的模式討論:辦活動時,什麼事情很重要?問題如何解決?一步一步引導,讓志工們在短短的培訓間就激盪出一個有趣的課程計畫。過程中,老師不斷地激勵大家去思考,讓志工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未來無論在何處,都可以利用這套模式去解決問題,無論對志工或是工作人員,都是獲益良多的一天。

動保講座長知識

培訓結束後,志工們個個發揮自己的熱忱,參與了協會的各種活動,包含動保講座、教師專題班、記者會及流浪動物送養活動,為動保活動盡自己的一份棉薄之力。在動保講座中,志工們除了負責講座布置、善後也負責記錄,他們認真聽講,結束後也和大家分享心得,共同成長。

愛心送養,用行動幫牠找一個家

講座結束後,大家也投入愛心送養的業務,從協助拍照、寫送養文、到現場送養外,也積極著規劃幫狗狗們籌募衣服,讓牠們看起來更體面更討喜。還有志工發心幫送養出去的浪浪寫追蹤報導,讓大家知道不再流浪是多麼幸福圓滿的事。

服務期間,志工們也面對不同的挑戰,如何宣傳講座、出版品推廣、拍攝更好的影像、讓民眾認識浪浪、挑選適合的送養人等,但是志工們都非常努力學習克服。八場講座能夠圓滿落幕,狗狗們找到甜蜜的家,志工們的努力和付出是巨大的,雖然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係沒辦法全程出席,但是只要有時間,就會趕過來幫忙,讓人非常感謝他們的用心付出,也希望在未來的活動中,繼續見到大家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