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2012年初加入《關懷生命協會》的大家庭至今已兩年多,主要任務是透過有系統的行政監督來促進政府積極關注動物保護。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政府願意積極,很多動物就可以免於意外、安樂死等慘況。這對我來說,多一份努力就可讓動物減少死亡,這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這兩年,我著力最深就是如何透過政策的監督與改變,來降低收容所流浪動物安樂死。但是,最大的挫折與無奈就是公部門官僚與怠惰,有時心想,一樣人都有良心,怎會差那麼多。以下我以推動以收容所零安樂死政策監督兩個案例來做說明。
大家會很好奇,為何動物進入收容所會被安樂死?原因是出在我們立的《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動保法》)充滿矛盾。動保法立法精神就是「為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特制定。」但第20條規定,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如果無人陪同呢?根據《動保法》第21條,任何人均可協助保護送交動物收容處。送到收容所的動物,經過晶片掃描沒有飼主時,可依據動保法第12、13條規定,十二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就可以安樂死。
本會根據農委會提供的統計資料發現,從1999至2013年十五年來,官方收容所流浪動物所內死亡與安樂死達1,172,882隻,平均每7分鐘1隻死亡。大量處死流浪狗已經讓收容所成為動物墳場。
這樣可怕的死亡數字,對愛狗人士來說是很心痛的,所以各縣市愛媽與愛爸所成立的民間團體與私立收容所,不斷領養被遺棄的流浪狗。但是,收養比不上大量棄養與繁殖,這場搶救流浪動物的噩夢就從此揮之不去。幾年下來,大家也體認到唯有源頭減量與相關政策配套,這場噩夢才能停止。
所以為了強化政策監督,關懷成立了「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簡稱:動督會),希望結合了公民團體、學者、地方民意代表等等力量一起來監督中央與地方行政,避免只是因為政府的官僚執法怠惰,毀掉了台灣的美名。
在2012年,我們根據農委會每年公布的收容所統計數字進行質化量化分析,召開《縣市收容動物「枉死」排行榜》記者會。公布各縣市「動物枉死」排行。媒體報導了,但農委會與各縣市動保機關沒啥反應,感覺是狗吠火車。
隔年2013年,我們邀請國民兩黨丁守中、田秋堇委員合開「打開動物死亡行政系統黑盒子」記者會。公佈《2012年收容所績效與進步排行榜》,並抨擊政府資訊不透明,呼籲政府應健全通報系統,朝向收容所零死亡努力。由於委員出席,逼農委會官員需要當場回應,副主委王政騰承諾將每年公布一次「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收容處理情形統計表」改為每月公布,同時提高登記率5%以及降低人道處理比例開始,人道處理方面目前是50%,透過每年降5%的努力,看是否能降低到35%-40%。這是農委會首次針對流浪動物秀出可量化考核指標。很遺憾,事後當本會收到農委會送行政院審議的「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所設施計」,人道處理卻降至3%,標準訂得更寬鬆,讓我們對農委會消極怠惰非常驚訝。
102年6月5日農委會提出「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劃」,希望藉由改善收容所硬體設備,達成提升施政滿意度、改善施政負面評價等目的計畫。在此計畫規定103-107年間,人道處理比例每年需減少3%,預計於107年將收容所人道處理比率下降至38%。但經過我們深入分析,實際統計97-101年間收容所人道處理率,便已每年平均下降5.11%,由此可知農委會設定之標準根本非常低。
同時,我們檢視農委會施政藍圖,「102-105年中程施政計畫」,各項目標之績效評估,動物保護業務完全未列入關鍵績效指標,無怪乎農委會長期以來對於動保業務可以敷衍與漠視。(如表一)
經過我們不斷要求與反應,在103年1月立院通過「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劃」才略為調整指標,從表二比較圖中,大家可以發現政府政策目標跟民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表一
表二
本會體認到農委會在處理流浪動物議題上的局限,深覺得應該讓國家元首關心了解,在2013年世界地球日,《2013全國NGOs環境會議》合辦團體上午至總統府跟總統會面,本會由創會會長釋昭慧代表出席向總統提四大動保建言及訴求,分別是:一、避免影響國際形象—堅持禁止開放鯨鯊蓄養政策。二、請總統到動物收容所了解流浪動物處境。三、建議促請中央與地方設立動物保護基金。四、建請10月4日「世界動物日」發表動保政策白皮書。
事後,農委會的回覆不但大多答非所問,也極盡推諉之則,讓人覺得痛心與遺憾。而業務承辦人員對本會訴求的嚴重扭曲,讓人有受邀作客,卻蒙受羞辱之感。我們發現總統接見根本是形式主義,而基層官員更無視於總統跟公民團體見面意義,讓總統承擔無能之實。(詳細內容可以參考https://www.lca.org.tw/news/node/3916。)
2013年下旬紀錄片電影「12夜」效應開始引發國人關注流浪動物的生命權與福利,於是總統府規劃了2014年1月10日「總統與動物保護團體座談會」,本會是四個受邀動保團體之一,本會則由我出席建言。
會中,本會提出諸多訴求,其中有四點獲總統與農委會明確承諾。本會重要訴求與府方回應如下:訴求一、關懷生命協會提出派政務委員協調各部會處理動保問題。行政院已經委由楊秋興政委負責,預計三月份安排第一次會議。至截稿前,政委已經換人,目前積極協調中。訴求二、希望總統去動物收容所主動關心,總統與農委會承諾農曆年前安排。在截稿前,日期已經跳票。
訴求三、於今年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召開全國動保會議,比照環保團體之前舉辦全國氣候變遷會議公民咖啡館,農委會也承諾搭配升格研擬舉辦。訴求四、施政會將尊重生命、降低收容所安樂死、提高認養等列入關鍵與挑戰性指標。截稿前,農委會回覆尚在研擬中。
而本會也針對收容所零死亡與TNR法制化提出訴求,由於跟其他動保團體沒有交集,會中沒有具體決議。但農委會願意定點試辦看看。
一連兩年本會與總統的見面結果與後續追蹤,真讓人感嘆官僚殺人。我心想,都已經兩次當面跟總統建言,而官員後續處裡的態度消極,讓我們無法感受到改革的誠意,感覺好像在找他們的麻煩。難道他們不清楚,他們領的錢是我們辛苦納稅錢,但卻可以坐享高薪無視人民之怒嗎?錯誤的政策造成分分秒秒動物的死亡,我們的動保官員表現如此,難不成要官逼民反才會覺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