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福利已經是國際趨勢,所以提倡動物福利不但已經跳脫道德問題框架,更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甚至貿易的議題。在臺灣,國人的生活水準提高,動物保護意識也逐漸抬頭,再加上動物保護團體在輿論上不斷地發聲,消費者對於經濟動物的福利也就越來越重視。在我國畜牧產業,傳統格子籠方式飼養的蛋雞,可以有效率地生產出最便宜的雞蛋,雖然滿足了臺灣消費大眾追求便宜又大碗的心態,但這種飼養模式在國際動物保護聲浪中,卻是一直受到批評。
飼養蛋雞的傳統格子籠(又稱「巴達利籠(Battery cage)」),是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的蛋雞飼養設備,雖然其優點是管理便利、飼養效率高,尤其是可以利用最低的密度,生產出最多的雞蛋(十分符合臺灣現況),但主要讓人詬病的還是雞隻在這種飼養系統下,生活空間太過擁擠與受到過度限制。
不過,要改變一種已經被產業廣泛使用、行之有年的飼養方式並不容易。臺灣平均每人每年吃下290多顆蛋,有1600~1700多家蛋雞雞農,全年供應66~68億顆雞蛋,產值約198億元,但其中福利雞蛋恐怕占不到1~2%。國際在改善蛋雞飼養的動物福利上,以歐盟在2012年開始禁用格子籠飼養蛋雞最為大眾所知。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歐盟已經先花了20年對蛋雞飼養進行研究與輔導,才在2000年制定歐盟廢除格子籠的政策;又在2004年開始要求歐盟市場上所販賣的雞蛋須標示出飼養方式,最後才於2012年禁止蛋雞飼養戶新設格子籠雞舍、全面禁止蛋雞格子籠飼養。因此,歐盟禁止蛋雞格子籠飼的禁令實施歷程,除了先前花的20年研究,公告後又用了12年時間讓產業適應,並非一蹴可幾。此外,想要推動人道養雞、廢除格子籠的使用,除了考慮推動時程,還要考慮臺灣消費者是否願意接受飆高的蛋價。在臺灣因為土地與飼料進口原因使得成本比國外更高,加上飼養人道蛋使得生產效率降低,則一顆蛋目前可能得賣到8~20元不等,但依照國外推廣的經驗,當人道蛋雞飼養普及化之後,價格勢必會下降的。
雖然臺灣的消費者對於選購動物福利的雞蛋興趣不如國外踴躍,2014年卻是我國蛋雞福利的新紀元。由於臺灣早有一批養雞農民默默地在利用較為人道的飼養方式生產雞蛋,因此2012年九月立委田秋堇、李桐豪與動物社會研究會邀請養蛋雞業者在立法院舉行公聽會,也要求農委會推動雞蛋飼養標示,讓消費者用消費力量支持蛋雞產業採用人道飼養方式。經過動物保護諮議小組「經濟動物工作分組」決議,由社團法人台灣農業標準學會召集專家制訂「雞蛋生產系統定義與標準」,針對雞蛋生產系統豐富化籠飼、平飼及放牧三類人道飼養方式進行初擬,最後在2014年初由動物保護諮議小組更名為「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並公告實施。
由於從前在沒有官方規定之前,業者可能隨便標榜人道飼養模式來販售雞蛋,自此以後我國雞蛋生產系統分為傳統籠飼、豐富化籠飼、平飼及放牧四類,除了傳統籠飼(格子籠)已為雞農熟知之外之外,公告的內容詳附件1。豐富化籠飼、平飼及放牧是經過專家進行研究證實、國際公認的蛋雞人道飼養模式,簡單解釋如下:
1.豐富化籠飼:就是將雞隻群養在規定面積的大籠子中自由活動,籠子中需提供滿足雞隻行為的設施,包括產蛋箱、棲架、草墊、磨爪區等。
2.平飼:將雞隻群養在規定面積的雞舍中自由活動,並提供滿足雞隻行為的設施,包括產蛋箱、棲架、草墊、磨爪區等。有些平飼業者會提供戶外活動區,但面積不如放牧飼養的大。
3.放牧:除了將雞隻群養在規定面積的雞舍中自由活動,戶外活動面積也有相關的面積規定,並提供滿足雞隻行為的設施,包括產蛋箱、棲架、草墊、磨爪區等。
為了要鼓勵誠實生產的農民,未來消費者要購買人道雞蛋時,須認明人道認證或友善飼養查核等相關認證,否則,至少要多加詢問標榜人道雞蛋業者飼養規格,以實際行動支持合法業者,也刺激其他業者逐漸改善。
附件1
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
一、前言 |
||
說明 |
蛋雞飼養模式符合前言所列基準,始足以稱為本指南之雞蛋生產系統。 |
|
基 準 |
1 |
蛋雞於整個產蛋期間都必須飼養於所標示之生產系統內。 |
2 |
蛋雞場、生產模式、防疫、飼料、治療等,均須符合相關法規。 |
|
3 |
雞舍為維持雞隻良好生活環境,應有防曬、遮風、避雨等功能,且應通風良好保持乾燥,並防止野獸侵害。 |
|
4 |
雞舍與相關設施之設計應避免雞隻受傷。 |
|
5 |
使用墊料等材質必須維持清潔與乾燥。 |
|
6 |
每隻雞隻都能夠自由獲得充足飲水與飼料。 |
|
7 |
飼養環境須能儘量減低雞隻啄羽及相殘等不正常行為。 |
|
8 |
雞場需備有得以呈現飼養管理狀況及追溯功能之紀錄,以證明雞蛋來源雞場符合所標示之生產系統。 |
|
9 |
逾齡寡產母雞淘汰後,不得進入非本指南定義之生產系統雞場續行飼養。 |
|
二、豐富化籠飼 |
||
定義 |
雞隻可在籠內自由活動,且提供雞隻滿足行為所需設施之生產系統。 |
|
基 準 |
1 |
飼養密度每隻雞之所需面積應超過750 cm²,且單一籠之總面積不得小於2,000 cm²。 |
2 |
雞籠高度最低為35 cm,且60%區域之高度為40 cm以上。 |
|
3 |
雞籠內應設置巢箱供雞隻使用。 |
|
4 |
每隻雞應有長度15 cm以上之棲架。 |
|
5 |
籠內需提供磨爪設施,以及可誘發雞隻扒地覓食自然行為之設施(例如塑膠草墊)。 |
|
三、平飼 |
||
定義 |
在雞舍內部或戶外能提供雞隻在床面或地面上自由活動之生產系統。 |
|
基 準 |
1 |
室內飼養密度每隻雞之所需面積應超過800 cm²(約12隻/m²)。 |
2 |
巢箱或產蛋區必須充足,並能供所有雞隻自由進出產蛋。每7隻母雞提供1個以上之巢箱,或每120隻母雞應有1 m²以上之巢箱面積。 |
|
3 |
每隻雞應有長度15 cm以上之棲架,棲架水平間隔30 cm以上。 |
|
四、放牧 |
||
定義 |
在雞舍室內及戶外提供雞隻地面自由活動之生產系統。 |
|
基 準 |
1 |
應提供適當之棲息設施。 |
2 |
雞隻放牧仍應提供雞舍,雞舍內面積避免過度擁擠,飼養密度每隻雞之所需面積應超過800 cm²(約12隻/m²)。每隻雞應有長度15 cm以上之棲架,棲架水平間隔30 cm以上。放牧區若設置無牆開放式遮蔽設施,可視為室內面積計算。 |
|
3 |
巢箱或產蛋區必須充足,並能供所有雞隻自由進出產蛋。每7隻母雞提供1個以上巢箱,或每120隻母雞應有1 m²以上之巢箱面積。 |
|
4 |
雞隻戶外活動區域面積應每平方公尺不得超過6隻。 |
|
5 |
雞舍通往戶外活動區域應該具有足夠寬敞的通道,至少得以讓一隻以上的雞隻自由進出(高45 cm以上,寬1 m以上)。 |
|
6 |
飼養場地應排水良好,並避免周圍有害物質之污染。 |
|
7 |
戶外活動區應提供可以保護及逃避掠食者及惡劣氣候的遮蔽或遮陰,例如:遮棚、樹、灌木、茅草等。 |
|
8 |
遮蔽或遮蔭設置應方便雞隻使用。(1.遮蔽設施是指結構堅固可供雞隻使用,並可保護雞隻不會受到惡劣氣候傷害之安全設施。2.遮蔽設施可視為飼養面積,但不可重覆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