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國會保護動物 五立委獲表彰

動物關懷
文/
文:田智雄/實習生、攝影:蕭嘉慶

 動保政策的推動需要好立委的參與,而好立委也需要更多人看見與支持。為建立國會議員推動動保政策的表率,促進國內動保政策的良性循環,2015年,關懷生命協會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於共同舉辦了「國會動物保護貢獻獎」的表彰活動。   

 關懷生命協會特別邀請了學者、專家、NGO、媒體等代表擔任評審委員。審查資格要符合三個要素,分別是:一、任期對同伴動物、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展演動物的權利與福祉之立法與修法,有具體貢獻者。 二、對上述領域之行政監督及預算審查有具體貢獻者。 三、與公民團體互動良好,如:修法立法、召開記者會、公聽會等。   

 本屆共評選出五位於第八屆任期積極推動動保政策的優質立委。分別是國民黨丁守中、王育敏委員、民進黨田秋堇、林淑芬與蕭美琴立委。   

 頒獎典禮訂在9月4日假立法院舉行,頒獎人由關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釋昭慧擔任。釋昭慧法師在致詞時表示,動保在過去只能訴諸道德或輿論壓力,並沒有法規規範,動保法能順利運轉,過程很不簡單,若沒有許多支持動保的委員幫忙,便無法做到,「推動保沒有選票利益,委員們都秉持著良心願意站出來,十分感謝。」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前理事長施信民則說,民間的理念如何內化成國家的法令,是國會要努力的,公督盟評鑑較全面,對立委在各別領域的貢獻,難免有遺珠之憾,國會動物保護貢獻獎可以彌補評鑑制度的不足,期待促進國會問政品質的提升。    

 立委丁守中首先感謝各社團給予督促,笑說狗從小帶給他快樂的童年,一直到現在,「回家太太還會給我擺臉色,但狗狗Rocky不會」,萬物有情,能跟國際接軌立法保護動物,也要感謝動保團體的協助。   

 因修法取消十二日認養期限而獲獎立委王育敏特別謝謝十二夜的導演,翻轉大眾對生命權的看法,激勵了自己挑戰不可能的事情,推動修法,「人類不該因為收容所的擁擠而剝奪動物的生命」,而未來要落實的事還很多,包括流浪動物源頭管理及認養,盼有更積極的突破。   

 田秋堇則引用聖經上的話「你們坐在最小的兄弟身上就是坐在我身上」,認為動物是弱勢中的弱勢,她關心動保議題持之以恆,小時後家裡養的狗被毒死時全家痛哭失聲,對她造成很大的影響。田秋堇說,台灣有這麼多的流浪動物是「台灣之恥」,不重視生命教育,會讓孩子變得硬心腸,她會持續努力,「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蕭美琴家裡養了四隻貓,其中,小英的貓「菜想想」也是她撿到的流浪貓,她說,動保法修法協商過程冗長,主要著重強化對虐待動物的處罰、對展演動物的管理和寵物食品安全入法等,未來要持續推動流浪動物認養、繁殖業者規範、化妝品實驗動物的法規等,繼續為台灣的文明和人道努力。  

 頒獎典禮當天有事無法出席林淑芬立委,則在10月14日由本會執行長何宗勳與相關公民團體代表前往林委員辦公室頒發獎座、證書。林委員很謙虛說,監督政府、立法修法是委員職責,本就應當責無旁貸,獲獎是一種鼓勵,勉勵自己更積極。

丁守中:提高動保位階,動保及畜產分家

 丁守中委員長期關心動物保護運動。丁委員持續關注收容所與校園之照護管理,並積極推動設立動物警察制度,將動物虐待列入刑法事件。在動保組織再造方面,促成農委會成立「動物保護委員會」,使得中央動保與畜產分家,為動保組織再造開創新的里程碑。

王育敏:終結十二夜,實踐零安樂死

 王育敏委員積極主動關注動保議題,問政立法專業水平優異。王委員推動開放動物醫療藥物、爭取毛小孩使用人用藥物等政策方面,非常主動積極。在動物保護修法方面,促成取消了12日認養期限,並終結收容所零安樂死。讓流浪動物可以活下去,成為尊重生命之最佳典範。

田秋堇:動物保護政策的跨界整合

 田秋堇委員於任內積極關注動保相關公共政策,強烈要求農委會立法規範野生動物之買賣。並於各動保團體之間搭起友誼的橋樑,給予持續性的支持與關注。田委員也積極推動設置了「展演動物業設置管理辦法」。她以堅定且有深度之態度守護動物,堅毅精神令人敬佩。

林淑芬:實驗及經濟動物的權利捍衛者

 林淑芬委員於實驗、經濟、農場動物著力深厚。曾致力檢討國立屏東海洋生物館之鯨鯊野放,并最終促成立法,禁止海洋生物活體進出口。修正委外館所經營模式,將海洋生物納入野生動物保護法。亦推動制定了了家禽類撲殺標準作業流程。為動物權利捍衛不遺餘力。

蕭美琴:開創工作犬的動物福祉

 蕭美琴委員是促成退役軍犬供民眾認養的幕後功臣。極力促使國防部訂定「除役犬管理及認養實施計畫」,亦成功為第一批退役軍犬尋得安養天年的落腳處。同時,也積極呼籲民眾「以領養代替購買」。蕭委員亦強力推動寵物食品安全管理法,為寵物的食品安全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