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退休新選擇 動保志工行

動物關懷
文/
王唯治/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委員、前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綜計處副處長

  

 王唯治先生公務人員豐富的資歷、積極投入,讓本會如虎添翼。兩年來每週準時出席工作會議,熱情積極的態度讓人敬佩。行政監督工作就需要資深公務人員提供專業建議,讓監督力道更精準。我們期待更多退休公務人員加入動保監督大家庭,一同為動物未來而努力。

    
 雖然環遊世界是許多退休人士的共同願望,而我也很喜歡旅遊-但我尚有一個潛藏在內心許久的渴望,就是參與非營利組織活動,而這個渴望在我退休一年多後突然機緣浮現。

    迄今猶記得102年11月觀看[12夜]台灣公立收容所紀錄片帶給我的震撼,難以接受影片中許多殘酷鏡頭竟然真實的存在我們生存的社會,當下我即發願要加入能改善此一悲慘現況的非營利組織,共同為達成這個目標努力。

    透過好友,也是知名公民記者-好奇寶寶的推薦,我隨即拜訪了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何宗勳及副理事長張章得兩位動保先進,由於理念一致,且我的政府行政機驗恰可以幫忙協會推展正在進行的行政監督計畫,促成我在103年元月開始加入關懷生命協會志工行列,投入解決台灣流浪動物的志業。

   流浪動物問題雖然在台灣是個延宕多年的社會問題,但社會氛圍已在改變,我們已嗅出這個契機,於是順勢推出收容所臨安樂死的倡議,希望徹底改變收容所長期以來,依賴屠殺流浪動物手段,以解決收容空間不足問題的現況。

    這項倡議透過行政監督的方式,我們不斷的將政府公佈的收容所動物認養及安樂死的枯燥數字,改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並配合邀請支持動保的立委舉辦記者會發聲,讓大眾有機會感受到這些數字後面代表的殘酷事實,外加其他團體的多元相關行動,收容所零安樂死的修法,竟然在今年2月4日完成總統公布,兩年的緩衝期過後,台灣公立收容所將呈現另一嶄新的面貌,不再是流浪動物墳場的代名詞,真正盡到立法的原旨,能夠好好的收容照顧流浪動物。

    我在政府機關服務近40年,過去所有行事均有賴強制性的法律及穩定的預算,如今在非營利組織當志工,有機會體驗到非營利組織如何在自身極有限的資源下,靈活的運用社會資源,不僅是志工,還包括媒體及民意代表,故能影嚮輿論及促成法律增修,藉以達成其追求的社會願景,這種神奇美妙的經驗可算是我退休後最有價值的生命體驗。

    今明兩年我們努力的重點在督促政府做好配套準備工作,唯有如此,才有希望在兩年法律緩衝期過後,於106年順利迎接流浪動跳脫牠們死亡宿命的日子到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