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我牠的烏托邦」於2016年7月26到7月29,在佛教弘誓學院盛大舉辦。這次共吸引23校70人次報名參加。
功不唐捐、福德深厚
釋昭慧法師在開幕式致詞勉勵:社運是馬上打天下,但治天下不能馬上。關懷成立初期,是動保議題發殤年代,百廢待舉,需要爭取時間讓動物離苦得樂,所以用社運快速切入,也讓台灣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禁止賽馬國家。「關懷」在社運同時,也耕耘教育、文化與出版等事業。本營對彰顯佛陀眾生平等、救苦救難,大家透過愛護動物關心公共事務,功不唐捐、福德深厚。
第一天在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釋傳法師父的簡單介紹協會歷史後,邀請各大專院校社團的學生進行精彩的短講分享。第二天回顧台灣過去流浪動物狀態與公立收容處所制度。聆聽卓媽媽狗場感人的故事,吳宗憲副教授與新北市動保處陳淵泉處長,分享政府體制與對於明年零撲殺所做的準備。第三天放眼未來,聆聽安溪國中姜大如老師在學校照顧校犬與進行生命教育的案例。並透過關懷生命協會何宗勳執行長、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王唯治委員、農委會動保科江文全科長,學習如何利用法令與政策,推行動保運動。最後一天再次由傳法師父,建構起整個動物權與動物福利的理論架構。
大動連的另一個特色是,晚間活動皆由籌備的學生團隊自行規劃,這次有安排刺激的尋寶活動與辯論競賽。未來,動物保護將從大專院校繼續往下紮根,直至國高中小,期望在新的世代綻放出更精彩鮮豔的成果。
動保公民行動—收容所觀察課程
大動連結束後,開啟「動保公民行動—收容所觀察課程」計畫,開放學校社團申請講師,帶領如何觀察收容所與進行政府監督。開南大學動物友善社申請後,實地走訪新竹縣公立動物收容所,發現零安樂的法律通過之後,農委會釋出許多經費來改善環境。收容所也舉辦教育講座,未來民眾須改變想法,學習如何與狗相處。
下午,專員林韋任向同學們介紹零撲法律的推動歷程。也分析過去安樂死的背景,為何現在已不適用?政府近年來已逐漸資訊透明化,動保公民們應多加利用這些公開資訊(如收容所逐月統計表),來推動更多良好的動保政策,讓台灣逐漸邁向一個動物友善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