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2016年公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單」,其中包含近年臺灣新聞事件中出現過的鬼蝠魟、龍王鯛、曼波魚、石虎、穿山甲、綠蠵龜…等,甚至,動物園常見的長頸鹿也首次出現在名單中。並根據最新研究分析,在2020年之前,野生動物的數量將比1970年減少三分之二!未來的孩子在野外能看到的野生動物還剩幾種呢?
隨著全球瀕危野生動物種類增加,尊重生命及維護環境在學童教育中越趨顯得刻不容緩,帶孩子明白每一個「選擇」背後隱含的意義、培養同理共感的能力,教導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次教案競賽邀請專家學者發展動保教育概念圖,並依此舉辦教案徵選,鼓勵所有從事動保教育的夥伴參與。投稿教案作品共34件,不僅涵蓋了幼兒園至高中年齡層,更結合在地文化與時事,讓所學能融入日常生活,相當實用且多元。並於9月21日舉行頒獎典禮,邀請立法委員王育敏、立法委員陳曼麗及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夏榮生參與典禮並為獲獎者授獎。
夏榮生組長表示野生動物與我們生活習習相關,舉凡食衣住行都是可以關注的一環,觀念的建立除了政府宣導外,也需要仰賴教育推動;立委王育敏曾經獲得國會動物保護貢獻獎,長期推動同伴動物友善環境與動法修法,表示相當欣慰看見民間力量的展現,也感受到老師的活潑與創意,而國會裡關心動保的委會相對算少,將會持續努力推動動物保護教育;立委陳曼麗關注野生動物環境保育,對食蛇龜、石虎的處境很關心,表示很高興能參與這個活動,要保護瀕臨絕種的生物,棲地與族群的保育同樣重要。三位貴賓都不約而同提到教育的重要性,若動物保護的觀念能融入教育,並能結合社會力量協助推動,動物保護的觀念便能牢牢扎根。
相關連結:
ü 2016年【同理心與責任感】保護野生動物教案競賽https://goo.gl/b8VYih
ü 【同理心與責任感】保護野生動物教案競賽評選結果https://goo.gl/4yggkI
ü 保護野生動物教案競賽 頒獎暨分享會https://goo.gl/vPD0q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