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大陸霧霾、食品安全問題、社會暴力、動物虐待、極端氣候等問題,日漸惡化,而不同形式的動物虐待問題更是不斷爆發。在如此高頻的「狀況」背後警示的是人與人、人與動物和自然關係的破環產生的危機。行動亞洲深刻認知唯有推動「生命關懷教育」是改善和遏止以上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自2011年起,在中國開展「生命關懷教育課程Caring for Life Education」。
「生命關懷教育:是鼓勵人們對他人、動物和環境保持關懷與尊重,並且認識到萬物之間相互依存關係的一種過程。」
創新課程與教學模式
行動亞洲首創的生命關懷教育項目,是全球首個在學校以課程系統推廣的人道教育項目,以連續的課程教授,而非單次講座方式進行。每個學年共12個課時,目前以小學一至二年級學生為主,未來課程將涵蓋4-5年級學生。
課程系統是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四大支柱」(學習認知、學習做事、學習共同生活、學習做人)發展而來。課程內容分成五大主題:主題1生命之網、2生命的感知、3關懷與尊重、4友善相處、5做有同理心的選擇。
課程核心理念包含同理心、責任感及慎辨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Skill)。鼓勵和激發學生的慎辨性思維,鼓勵獨立思考能力,進而能在不同環境下做出最合理的決定。
課程設計以教育理論中最新的探究式教學(Inquiry Learning)和活動式教學(Activity Learning)及合作性學習方式(Coperative Learning 為基礎,讓透過做中學(learning through doing)讓學生透過自主參與活動、主動探索,進而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授課過程中開展豐富多樣,好玩有趣的課堂活動,如模擬法庭、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動手畫畫、動手摺紙、製作海報或手抄報、同理心拼圖遊戲、學唱歌曲、學跳舞蹈。充分調動兒童的學習熱情,開發孩子的多元智慧。
持續教材和教具的研發使課程更專業化
而這一年,我們很幸運的由獲得多項國際大獎的英國著名導演與動畫大師為生命關懷教育課程也做了一部《同在一起Together》影片。透過影片內容將使得教育決策者與教學執行者能夠更加迅速而清晰地瞭解課程內容。同時也可協助,讓無法上12個課時的學生也能在最短的時間下吸收課程概要內容。
各地蓬勃發展
2016年,是生命關懷教育里程碑的一年。這一年,課程採用多元化的推廣方式展開,形成了校園、家庭、社區整體性覆蓋的教育策略。
校園部分在珠海、深圳、廈門、漳州、武漢、大連、杭州等城市以及廣東和平縣共48所小學開展,共計17965名兒童參與學習本課程。
· 在珠海,唐國安紀念學校在2016年成為全國首所全校學生全覆蓋生命關懷教育的小學;
· 在大連,生命關懷教育課程,被該市市西崗區教育局劃入「大德育課程」內容之一,在全區21所小學的一二年級全面開展。每年共約4300 名學生學習本課程,本課程在該市已進入第3年教學;
· 在廣東和平縣設立了貧困縣生命關懷教育教育典範;
· 而在武漢,來自各高校的大學生們從2013年開始自發形成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公益講師聯盟,每年參加講師訓練營後去到各個幼兒園授課;
· 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後寨鄉,透過與深圳市佳音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專注於留守兒童陪伴的機構)展開合作,培訓返鄉創業成為村裡所有留守兒童家長的「佳音媽媽」,使其在陪伴孩子時能夠善用同理心,以用生命關懷教育去培養孩子們的學習和社會情感能力,進而能善待動物,保護環境,尊重他人;
· 在深圳市大浪街道18個社區,由社工參加訓練營成為講師,在「社區四點半課堂」為孩子教授生命關懷教育課程;
為了可持續地發展校園、家庭、社區整體性覆蓋的教育策略,行動亞洲在2016年間先後於各地舉辦11次「生命關懷教育講師訓練營」,共培養講師311名。
啓動為城市「流動兒童」和鄉村「留守兒童」關懷
2016年裡,行動亞洲開始關注「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這兩個亟需生命關懷教育的群體。「流動兒童」本身面臨難以真正融入城市的無力感,父母想教導而不得其法,所就讀的「民工子弟學校」課程內容較單一,教師繼續學習機會少。為此,2016年的聖誕節,行動亞洲生命關懷教育教師訓練營召集了來自上海浦東新區的四所民辦民工子弟學校的26名教師進行培訓,以利於2017年在校園裡開展生命關懷教育課程。
中國有6000多萬「留守兒童」,其中70%都在5歲以下,他們生活中缺少榜樣,其中更有200萬留守兒童甚至完全脫離父母,獨自成長。從小缺少情感培養,沒有學習過同理與尊重,對他們未來人格發展將造成極大影響。因此致力於培養孩子社會性情感能力的生命關懷教育是亟需的。行動亞洲不僅通過每年的暑假支教活動帶去生命關懷教育課程,更於2016年夏天發起「留守兒童關懷包」計劃,累計服務貴州畢節織金縣、四川省涼山寧南縣在內的6省7市/縣8所學校的近500 名小學生,教授暑期課程並贈與關懷包,關懷包內含:1.兒童《如何與犬只安全相處》明信片:讓他們的安全多一分保障的同時,可將明信片上色後寄給家人,與遠方的父母家人聯繫並分享安全知識。2.棉布筆袋和環保回收鉛筆:3.《小狐狸救衣記》繪本:讓孩子們在繪畫的同時對生命的感知有進一步認知。
課程有效性的科學評估
以透過協力廠商的科學評估,來顯示課程卓有成效。科學評估由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評估與認證委員會主任比爾·塞繆爾斯博士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學習生命關懷課程後,學生表現出自主性更強、課堂行為改善、社交能力增強、減少攻擊性的情緒爆發和欺淩行為、並且更加自信。
我們相信這些良好素質,可以為孩子們帶來更大的福利和幸福感,把關懷對象從人到動物及環境。長大後,能防止暴力及犯罪行為,減少吸毒酗酒的可能性;同時認知動物為有生命的個體,能善待動物,保護自然環境;因為課堂學習行為改變;更能促進他們取得更好的學業成績。讓他們養成更加具有關懷、友善的生活方式。這對於城市中的學生來說很重要,對於中國偏遠地區的貧困兒童,以及「留守兒童」亦一樣,甚至更加重要。
授課教師的溫馨回饋
· 2016年冬,於生命關懷教育華南地區交流會上,來自漳州、廈門、珠海的老師們分別分享了教學經驗與學生的變化。其中來自廈門鷺江新城的何老師表示一、二年級的孩子自從上了生命關懷課程後,對飼養動物,如何和動物友好相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課程培養了孩子的同理心,也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
· 廈門鷺江新城何老師舉例道,二年級的同學,在兒童節活動中,因瞭解到動物表演背後殘忍的訓練,便拒絕並說服了家長看動物表演。
· 來自深圳市大浪社區小朋友的家長,向社工反饋說,自己的孩子上課後懂得了很多知識,而且還比較聽話了,孩子還跟自己說,不想別人這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我不想姐姐打我,所以我也不想去打姐姐,被人打的滋味不好受,所以自己以後也不會去打比自己小的孩子。
· 珠海真善美幼兒園一位家長跟園方反映:「兒子常常會和她分享在生命關懷課上學會的東西,例如要保護小動物,和他們做好朋友,孩子更是將這些學會的東西真正用到了生活裡面。有次和父母出去旅遊時碰到那些沒有飯吃的人,或者臟兮兮的動物都會向媽媽提出拿錢買麵包給他/它吃,他認為那些身上臟兮兮的狗肯定是沒有人養它,如果它老是吃垃圾桶裡不新鮮的東西,肯定也會拉肚子。有次去海濱公園玩,看到一個叔叔用腳踢一隻小狗,他馬上上前阻止,告訴叔叔小狗也會感覺到疼痛。」
· 廈門市仙嶽小學兩名同學在上學路上遇見了兩條腿都斷了的流浪狗,從以前看到流浪狗蔑視或害怕他們,到開始關心流浪狗。於是他們每天都去給它餵食,並為它取了名字「寶寶」。後來發現周圍有人會去踢打「寶寶」,在多次制止無效後,便向老師求助。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大家將寶寶送去救治,而手術費透過升旗典禮來籌募。共籌集到近2千元。
感謝有你
2016年生命關懷教育項目成果卓越,但行動亞洲所取得的工作成果離不開所有合作夥伴。我們衷心感謝關懷生命協會,在過去三年對本項目的竭力支援,也感謝以下合作夥伴在過去對行動亞洲生命關懷教育項目的支援與幫助。希望在新的的一年,通過更豐富、更系統、更有效的生命關懷教育課程給予兒童一個更具同理心、和生命關懷、及更美好的未來。
感謝中國教育主管單位和組織對生命關懷教育課程參與和支持:
廈門市教育局
廈門市愛護動物教育協會
大連市西崗區教育局
大連市西崗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大連市西崗區教育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大連微善愛護動物協會
廣東和平縣教育局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行動亞洲志願者團隊
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
杭州iTA動保團隊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感知社
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友善社區促進會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感知社
深圳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深圳市佳音留守兒童關愛中心
思宇責任社會
行益天下志願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