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跟魚,可以擦出什麼火花?兩個字組合起來看似莫名,甚至帶點詼諧感,我問畫家貓魚為何要選擇這兩個字當作筆名,她笑嘻嘻地說:「不為什麼,理由很無聊,只是因為名字諧音啦!」率真大方的她,跟她的畫如出一轍。本期AVOT的封面繪畫,作者就是貓魚,在黑框眼鏡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思與故事呢?
誰是貓魚?
貓魚不是美術科班出身,從小把畫畫當作興趣,大學選擇念了哲學系,卻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在朋友幫忙介紹案子之下,毅然決定朝成為職業畫家努力。「其實會讀哲學也是個性使然」,貓魚國高中就會思考「為什麼人吃豬、牛,卻不吃狗?」、「為什麼人要活著?」面對人跟動物、人跟人之間的問題,透過哲學思考可以更有條理的面對及釐清問題,哲學不只是興趣,也是靈感的來源。
大學時期就加入臺大懷生社,貓魚的生活跟動物一直脫不了關係,許多作品都與動物相關,與許多動保團體也有過合作專案:繪製「哈囉皮皮」動畫,來宣導人犬互動安全以及領養代替購買的觀念,這部短片可應用至動保扎根教育平台的多個教案,非常實用;與臺大懷生社合作「看不見的迫遷」,討論都市中的浪犬問題;與動保團體合作製作商品作為捐款禮等……而在2013年,更為十二夜電影團隊繪製前導視覺海報,引起廣大的迴響。
只要有人受到感動,我就可以繼續畫下去!
為什麼有機會與十二夜合作?貓魚謙虛的說是因為幸運。因為過往的合作經歷,自己也一直很關心動物的處境及議題,因此認識了很多在動保圈打滾的人們,透過互相介紹,就這樣跟十二夜搭上線了!隨著十二夜電影的推展,貓魚的作品也被更多人看到,給了她很多鼓勵。
「其實十二夜讓我收穫最大的,其實是給了我一個能隨心所欲的創作機會。」因為業主並沒有去限制貓魚應該如何作畫,給了作者最大的創作自由,最後作品也受到民眾的支持,「我自己很喜歡這幅作品,很多人也告訴我『看見這幅畫就很溫暖、很喜歡』,『有人喜歡自己的作品』這件事講起來很小,卻對作者很重要。」藉由十二夜,貓魚得以傳遞自己珍視的信念,並得到正面回饋,或許這就是讓她能夠繼續創作下去的動力吧!
在創作中玩樂,也在創作中學習
貓魚的創作型式很多元,除了動畫、海報外,也有繪本及雜誌插畫等作品。第一本繪本「沒有公雞怎麼辦?」就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因為有雙「閒不下來的手」,貓魚喜歡嘗試各種素材,平常也會玩玩羊毛氈、拼布等手作品。
2015年,貓魚舉辦插畫個展「古老的未來」,是目前貓魚最滿意的系列作品。「每個人或動物,都是在這個宇宙中小小的存在,我會常常提醒自己注意這件事情。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我們往往會把所有事情都看得巨大,衝突也就因此而起。」透過畫作,貓魚堅定而溫柔的傳遞著這樣的訊息。
新年新展望,一定要繼續努力啊!
一開始,沒有學歷背景背書,也沒有人脈資源,一路走來,卻幸運遇到很多貴人相助,貓魚感到很感謝。新的一年,貓魚即將出版第二本繪本「搭便車」,未來想要出版真正自己寫、自己畫的繪本,繪本是我最喜歡的創作形式。」「希望自己多累積能跟別人交流討論的作品,藉由作品的故事性來促進他人思考。」我們很期待看見貓魚的創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