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107 年「動保扎根教師研習」暨「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教學分享計畫

動物關懷
文/
陳珊珊

107 年「動保扎根教師研習」暨
「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教學分享計畫

北中南三區教師研習

  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關懷生命協會主辦的107 年「動保扎根教師研習」暨「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教學分享計畫,於7 月10 日、7 月24 日及7 月31 日,分別於台中、高雄及台北舉辦,三場共有超過200 名學員參與研習活動。

  「動保扎根教師研習」是關懷生命協會每年舉辦的活動,107 年的研習課程分為「認識動物保護」與「教案示範經驗分享」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動物保護」

  第一堂課邀請到佛教弘誓學院教務長傳法法師主講「淺談動物權利與倫理」,傳法法師指出,從動物的角度反思人類的觀點,我們人類是讓動物受苦的共犯,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動物權和動物福利,用同理心去感受動物的感受,並呼籲學員應用更友善的方式對待動物。

  第二堂由攜旺浪浪中途學校蘇庭鋒校長主講「瞭解流浪動物行為」,蘇校長同時也帶領了兩隻示範犬「乖仔」與「一路」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流浪犬會遭遇到的處境,並介紹狗狗透過肢體語言所要傳達的訊息,以及示範如何正確與流浪犬互動,以減少人犬衝突發生的機會。

  接著,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林憶珊執行長則解說「流浪動物現況與需求」,她分享長年在第一線與愛心媽媽們互動及救援流浪動物的經驗;她也提醒,其實除了流浪犬之外,被鍊犬的處境更是需要外界關注,牠們的處境如同被虐待的動物,期待透過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同理被鍊犬的遭遇,進而能改善牠們的處境。

第二部分:「教案示範經驗分享」

  而在本次教師研習課程中的「教案示範經驗分享」部分,則邀請到本會的種籽教師─台北市吉林國小湯宜家老師、新北市金龍國小簡淑娟老師,及台中市西區中正國小黃玉翎老師擔任主講人。

  三位老師長期在校園深耕動保教育,與現場的教師分享動保教案設計與教學經驗,也介紹本會所建構的「動保扎根教育平台」上的動保教學資源,並示範如何將動保教育融入日常課程之中。

 本會「動保扎根教育平台」擁有多元豐富的動保教學資源,教案內容涵蓋同伴、野生、經濟、實驗與展演等5 大動物議題,以及規劃幼兒園、小學低中高年級到國高中等5 個教學年齡層,有利教師們迅速設計出個人化的動保教材。

  期盼藉由動保扎根教師研習課程,協助教師們規畫出符合個人教學風格的動保教材,並能將動物保護與生命教育的概念融入在課程或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反思生活中的動保議題,讓孩子從小培養關懷動物與尊重生命的動保意識,使動保教育的種籽深耕茁壯,也期待孩子能影響身邊的家人,進而逐步建構真正友善動物的環境!

107 年動保扎根教師研習各場次活動報導:

關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試辦計畫」
 
  在農委會自106 年2 月起制訂的「動物收容所零撲殺」政策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基於支持友善動物的理念與相關政策,於第一時間發布「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試辦計畫」。
 
  這個計畫的重心,在於引導學子反省如何對待動物,思索人與動物關係的各種課題。
 
  而審視現階段台灣的流浪犬貓問題,回歸到問題源頭,重視飼主責任,不虐不棄,透過教育養成學生關懷生命的人格特質,是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策劃此項教育活動的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