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為動保讓寫作力變強!
「2018 動保寫手營」精采回顧
一起為動保讓寫作力變強!由關懷生命協會、弘誓文教基金會、台大- 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以及動物當代思潮共同主辦,挺挺網絡社會企業承辦的「台灣動保青年論壇-2018 寫手營」於2018 年7 月盛大舉行,除了安排了全日培訓講座,更有二日實戰工作坊,活動現場氣氛熱絡,學員們收穫滿滿。
全日培訓講座
「台灣動保青年論壇-2018 寫手營」全日培訓講座7 月22 日於台灣大學獸醫學院三館登場,講座課程包含動保新聞寫作與認識網路媒體等,課程內容豐富精彩。更邀請到自然生態作家、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主講「動物與紀實」,劉老師分享2012 年在香港嶺南大學駐校期間對校內流浪貓的觀察,透過一天天的尋訪、觀察與記錄,逐漸熟悉校內約70 隻的流浪貓的習性。劉老師說,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鼓勵學員多觀察身邊的人事物。
環境記者廖靜蕙主講「我如何寫動保報導」,分享跑動保與環境新聞的經驗,靜蕙老師表示,記者是個不斷學習的行業,能不斷學習是從事記者工作的最大誘因。而「環境與寫作」主題則邀請到獨立記者朱淑娟擔任主講人,淑娟老師指出,「記者」已不再是新聞專科出身者的專利,是否掌握新聞事件的脈絡重點及具備該領域的專業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前台灣動物新聞網總編呂幼綸分享「用媒體推動保我可以這樣做」主題,呂總編提到,NGO 若想擴大組織官網的影響力,可以多與網路媒體合作,增加文章的曝光度;而民眾若具備外語能力,也能譯寫國外動保新聞,如此也是為動物盡份心力。前台灣動物新聞網記者李娉婷則主講「動保新聞現場」,除了分享過去跑動保新聞的經驗之外,娉婷講師也提醒,如何與受訪者保持良好互動關係也是一名記者的重要課題。
「認識網路媒體」主題則邀請到聯合報鳴人堂主編許伯崧向學員分享,許主編說明,要成為一名好編輯,不僅要擁有文句潤飾能力,事實查核能力也是必備的,這點可以透過大量跨領域閱讀進而累積能力。詮識數位執行長陸子鈞主講「認識社群媒體」,陸執行長提到,在經營Facebook 粉絲團時,與網友維持熱絡互動相當重要,而了解受眾所感興趣的內容也是社群操作的一大關鍵。
二日實戰工作坊
「台灣動保青年論壇-2018 寫手營」二日實戰工作坊7 月28 日至7 月29 日於桃園佛教弘誓學院展開,課程多元豐富,包含動物倫理、文案寫作、採訪寫作及行銷企劃課程。更邀請到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錢永祥教授主講「動物倫理」議題,錢教授解說,動物跟人類一樣能感受痛苦,我們不應該因為物種的不同而對動物有差別對待;而關於愛動物這件事,除了關懷動物是否感受痛苦外,更重要的是,也要尊重牠們生命的主體性。
而「採訪寫作」課題則邀請到前台灣動物新聞網記者李娉婷為學員解說寫稿要點,也提醒面對外部單位的新聞稿或專家的研究資料時,不能照單全收,事實的查證相當重要。挺挺網絡社會企業發起人劉偉蘋分享動保活動企劃經驗,她表示,確認目的與目標對象後,下一步才可能決定行銷手法,而行銷手法則涉及資源的整合。文字工作者林秀貞分享「文案寫作」課題,她說明,在發想文案時,重要的是能喚起受眾的共感,若文案能使受眾產生共鳴,就會是一個好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