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回顧與展望

動物關懷
文/
張章得(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

回顧與展望

  動物議題在 2019 年還未開始便被投下兩顆震撼彈,高雄市市長提出的興建賽馬場的構想,結合運動彩券引入境外賽馬的勢力,企圖突破臺灣的動保法令限制。幸好陳曼麗委員於 3 月緊急召開公聽會,關懷生命協會也於 4 月全國 NGOs 環境會議中提出討論,並將反對賽馬的決議訴求提出拜會總統,使教育部體育署回應不再研擬引用境外賽馬發行運彩的可能方案。
 
  動保行政監督的工作,除了協會同仁對於議題資訊的蒐整了解與提出方向訴求外,也十分有賴國會各委員的重視與協助,才能使整個政府體制向前邁進。因此關懷生命協會與其它友伴團體,共同頒發「國會動物保護貢獻獎」予王育敏、吳思瑤、陳曼麗、陳學聖及蘇巧慧委員,感謝他們四年內為動物付出的辛勞。
 
  另一顆震撼彈則是喜事,立法院於 2018 年 12月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第 4 條修正草案,將「動物保護教育」增列為中央主管機關的權責事項,並增訂第4之1條「各級政府應普及動物倫理與動物保護法規相關之教育及學習,以提升國民動物保護知識,並落實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中」。關懷生命協會在 2019 年間一如過往,推出一系列動保教育的宣導與推廣,包括於7個縣市開設同伴及野生動物專題的研習、舉辦「反霸凌動物」教師工作坊、成立動保教育備課團,培力教師對動保的熱情與知能。
 
  提到影像帶來的巨大影響,關懷生命協會今年也嘗試舉辦系列影展,並邀請講師進行映後座談,透過電影及座談的方式,讓大眾更了解動物議題,進而同理動物。為擴大各動保團體將議題推向大眾所能造成的影響,我們也舉辦臺灣動保青年論壇,以「動保行銷營」為2019年的主軸。
 
  2020 新的一年開始,臺灣的動物議題也有兩項嶄新的突破:新公告的動物展演管理辦法剛上路,強化對營業場所的規範,維繫動物福祉。營利性庫存象牙或其加工品也因應國際潮流,從元旦起不再允許任何買賣,讓野保法的漏洞終於獲得彌補。在教育方面,關懷生命協會延續 2008年至今累積的教師資源,與臺南大學吳宗憲教授、中正大學陳光輝教授合作,進行「國內中小學動物保護教育現況調查暨扎根教育計劃課程盤點」,研擬未來臺灣動保教育的努力方向,以合適的方式去引導人們與動物的生命相會。
 
  2020 在農曆是鼠年,想到老鼠,不免感嘆目前光是臺灣,每年就會使用數百萬的動物進行各式實驗。隨著動保意識日益高漲,動物議題逐漸受到國人重視,但利用於實驗中的動物,其受虐問題相對上較難傳達給大眾。在實驗動物的動保工作方面,關懷生命協會有兩項重點計畫正在積極推動:我們正在建構「兔兔不哭」無動物實驗商品查詢網,讓大眾能夠簡單地以消費生活用品做動保。我們也預定於2021年和國防醫學院、中華實驗動物學會、美國善待動物組織,與三軍總醫院等單位,共同合作舉辦「現代化醫學教育:運
用高階擬真取代動物利用國際研討會」。
 
  動物被人類不當利用的問題,還有許許多多環節有待介入處理。關懷生命協會將繼續一步一腳印地執行動保工作,以改善動物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