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行動亞洲2019「生命關懷教育」課程的創新嘗試

動物關懷
文/
ACTAsia行動亞洲

  生命關懷教育 ( Caring for Life Education )是「鼓勵人們對於他人、動物和環境,抱持關懷與尊重,並且認識萬物之間相互依存關係的一個過程。」行動亞洲自 2011 年開展計畫至今,現已是第九個年頭。

  九年以來,行動亞洲致力於為中國大陸培養生命關懷教育講師,鼓勵包括在職教師、學校家長、大學生、社工、企業志願者在內的有心人加入,接受專業系統的培訓活動實操,並參與生命關懷教育課程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同理心,構建終身發展的同理心影響力。

  生命關懷教育創造性的將人們關注的兒童德育發展及學習能力發展與教師成長連接,創造開放共學情境,構建具安全感的師生互動溝通模式,將兒童德育發展變成由學校、兒童及家長、社區共同參與的兒童生命關懷能力培養實踐。讓講師們在「教」中學,更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如此延續到了 2019。

  2019 年,在穩定持續的教、學、推廣等活動中,行動亞洲也不斷嘗試在其中探索各種可能與創新,希望能透過更多面向與技術,以教育共建生命關懷的社會。

創新嘗試之一
授課技術創新

  技術上,透過網際網絡的「雙師課堂」,在生命關懷教育中成功應用,突破距離與地形的限制,同時以「線上授課講師」與「當地班級導師」的雙師配合,保證教學品質。2019 年雙師課堂走進了約 1200 個班級,共約有三萬多名學生透過「互+計劃——美麗鄉村網絡公益課堂」,參與了生命關懷教育的學習。

  一年下來,當地的班級導師也告訴我們,通過這樣網際網絡的雙師課堂,也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白銀平川賈莊小學的李躍老師便說到:「個別孩子原先表達出來的,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容易驕傲自滿。但是通過本節課,讓大家每人發言,想說話的上講台表達,一起看圖,一起探討,說說自己內心的想法,體會他人的感受,孩子們真的變的懂事很多,都表示願意為其他人著想。」

創新嘗試之二
校本內容創新

  內容上,生命關懷教育嘗試在維持核心理念不變的情況下,與科學、語文、心理、德育等科目融合。如:漳州實驗小學,便將生命關懷教育讀本應用於科學課,獲選福建省重點課題;廣東省和平縣福和小學,將生命關懷教育讀本形成語文教學為基礎的生命關懷教育特色課;深圳市行知實驗小學,將生命關懷教育讀本應用於心理課教學;珠海市唐國安紀念學校,將生命關懷教育讀本應用於德育課,開設教師-家長-學生同教一節課的創新共學實踐,為家校合作提供了新模式等。此項嘗試,也成功形成了「全人發展」跨學科教學創新示範。


  2019 年 1 月 7 日,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財聯社」 主辦的第三屆界面臻善年會在北京召開。行動亞洲創始人兼執行長蘇佩芬女士應邀出席,並憑借其在教育公益領域的創新,榮獲 2018 年度中國臻善領袖獎。這樣的殊榮,反映了行動亞洲在公益事業上的努力,也更是大家繼續向前邁進的動力。


關於 ACTAsia 行動亞洲

ACTAsia 行動亞洲是一個以「生命關懷」能力建設推動社會發展的非營利機構。前身為 2006 年成立的「行動亞洲動物保護團隊中國志願者小組」,2011 年以社會企業方式註冊。行動亞洲關注人、動物和環境三者間的相關問題,創設生命關懷教育體系,推動同理心和責任感的養成,鼓勵青少年及成人尊重他人、善待動物、保護環境,促進全社會關注生命關懷能力建設,實踐富有關懷的生活方式(Compassionate Living),參與生態文明及友善社會的建設創新,推動社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