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愛媽傳奇

動物關懷
文/
蔡育琳

臺北建國花市每周末都有送養活動,雖然是由不同動保團體舉辦,但幾乎每次都能看到這兩位愛心媽媽-魏媽與黃媽。將近 20 年來,兩位愛媽持續的付出、堅定的身影,已成為花市一處特殊風景。關懷生命協會志工隊自從 2014 年成立,一直受到魏媽和黃媽的照顧、指點,謹以本文向她們致上最高敬意,也邀您一起回顧愛媽們的傳奇故事,以及花市歲月中的點點滴滴。

魏媽的故事

  魏媽本名魏家齊,1939 年出生,80 歲的她有將近 50 年的愛媽經歷,不只在花市榮登送養天后寶座,走出花市也很少有人比她更資深。魏媽的人脈很廣,跟幾個動保團體都有合作,幾乎每周末都來花市報到,經常跟花市攤販買花買菜,攤商中也有人跟她領養,也有人拜託她幫忙送養,可以說敦親睦鄰也是送養滿天下,志工蕭業庭說:「只要魏媽坐在那邊,就會一直有人拿飲料、水果過來。」

  「我脾氣不好,但是我心地很善良。」這是魏媽對自己的評語,確實她有點「老小孩」的個性,說話比較直爽,有時會讓人哭笑不得。如果民眾問有沒有柴犬、吉娃娃送養,魏媽可能會嗆聲說:「等我生出來再說!」

  魏媽的三個兒女在職場上都很有成就,儘管工作忙碌仍會開車接送魏媽和貓狗,從這一點來看,魏媽是一位非常幸福的愛媽。當兒女們勸她不要這麼辛苦,魏媽卻說:「我為什麼要聽他們的?」平常魏媽的娛樂是打麻將,放手一搏面不改色,她老人家自有存款,兒女管不動她。魏家人住在台北,有次我問魏媽:「你是跟孩子住嗎?」她立刻澄清事實:「是孩子跟我住!」

到處救援送養

  多年來,魏媽走遍台灣各地和離島,到處救援流浪貓狗,她也曾到中國的萬里長城觀光,在當地救了狗和松鼠,因為有商販要殺牠們來吃,魏媽乾脆買下來,她還清楚記得價格,狗 200 元、松鼠 13元人民幣。但她無法帶回台灣,於是當場找人領養狗,又交代商販找地方野放松鼠。「那狗、松鼠的眼睛一直看著我,好像要我去救牠。」有過這樣的
經歷,她會不會害怕再去旅遊呢?她說不會,反而很高興,能做的就做。

  魏媽每天早晚都去餵流浪貓,也會做結紮,她不怕有人指責,氣勢十足地說:「要罵就來吵架,有種你去告我。」有時在路上發現動物屍體,包括貓、狗、鳥、松鼠等,她會先移到路邊,打電話找寵物殯葬業者。曾有一隻母貓始終抓不到,後來生了小貓,母貓卻被遊覽車撞死,魏媽找了寵物殯葬業者來收屍,想找小貓但一直沒找到,很可能已經死了,魏媽把手放在胸前說:「這件事一直掛在我心裡。」

  魏媽現在養了八隻貓,其中一隻貓喜歡趴在她腿上,但是會突然就咬她,在她手上留下疤痕。魏媽沒有因此怕貓也不閃躲,她說:「你要養牠就要對牠好。」

高人氣來自於堅持

  當我們在志工隊FB貼出魏媽的照片,就有人留言說他們的狗是跟魏媽領養的,網海無涯、人海茫茫,會有這種認親的機率,實在是因為魏媽的送養經歷太豐富了。在花市的時候,常有領養人帶狗回來探望魏媽,平常說話比較衝的魏媽,這時就變得笑容滿面,很親切的跟領養人聊天,可以看出這是她最欣慰的時刻。

「魏媽其實面惡心善,有一種老人家的固執。」

  志工蕭業庭說,每次到花市送養,魏媽就會一直拿東西給大家吃,「把我們當成小孩,跟我們說一些人生的經驗,例如要結婚、買房子、認真工作等等。」魏媽的身體非常健康,走路也走得超快,腦筋也很清楚,蕭業庭說:「她讓我看見,原來做一件事情是可以堅持很久的,這點讓我很敬佩。」

黃媽的故事

  1960 年出生的黃秋環,家裡以前開雜貨店,有些狗會自己跑來,他們就給狗一些食物,久而久之變成自家的狗,最多曾經同時養了 10 隻狗,她說當時家裡有兩排椅子,10隻狗排排坐在椅子上,畫面壯觀又可愛。黃媽住在新北三重和蘆洲的交接處,過去有許多空地也常見流浪狗,她發現新來的狗大多有項圈,推測應是家犬被棄養。

  「出去看到外面的狗,想說我們的狗在家裡過那麼好,至少就給牠一頓吃的。」黃媽大約從 1997 年開始餵養流浪狗,接著也做絕育和送養。有次她在草叢中看到一個紙箱,打開一看竟有 12 隻小黑狗,小狗身上都很乾淨,顯然是有人家中生了小狗, 卻故意帶來丟棄。

  2001 年,有人介紹黃媽來到建國花市,當時還沒有動保團體申請舉辦,一群愛媽就在花市入口「非法送養」。黃媽說一開始人不多,後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連賣狗的都來了,走道上變得擁擠,擋到其他攤販,交通也有危險,就被人報警檢舉。每次警察來勸導,愛媽們會把東西收一收,等警察走了再出來。

長年付出不為自己

  黃媽說當時送養的機率很高,她曾經一天送出 14 隻小狗,每隻都有簽切結書、留下聯絡方式。在她記憶中,大約是 2004 年,有動保協會申請擺攤送養,黃媽經人介紹也進到花市「合法送養」了。不過黃媽說花市裡面一開始很冷清,在外面每次至少有送出兩、三隻,在裡面可能兩、三周也沒送出一隻。等時間久了,大家知道花市裡也有送養攤位,才慢慢做起來。

  多年來,黃媽送養、絕育的貓狗應有數千隻,她從來不募款,都是用自己工作所得付出。問她為何要做這些?她淡淡地說:「也沒有為什麼,就順其自然。」總之她不會想放棄,就算送養機率不高,她還是會來,「至少讓牠們有個機會。」至於送養率為何每況愈下,她認為可能是飽和了,而養一隻狗貓也要養十幾年,現在貓比狗好送,因為都市居住空間不大,比較適合養貓。

  黃媽的最高紀錄是同一隻狗送四次、退四次,事先她已說明小狗會吵鬧,領養人保證可以接受,但養了幾天還是退回。黃媽說如果狗送不掉只好留在狗場,所以在小狗的時候盡量送,她覺得狗待在狗場一輩子很可憐。黃媽和另外兩位愛媽共同經營一個狗場,目前約有30 多隻狗,每天半夜兩、三點,她從三重騎車到八里打掃,直到天亮才下山回三重工作。

做事情怎麼能半途而廢

  黃媽的生活並不輕鬆,年近 60 仍在旅館工作,以前做清潔員,周休二日都會到花市,最近幾年當房務員,上班 24 小時再休息 24 小時,因此周末只能來一天。這幾年黃媽家附近的流浪狗變少了,因為都市逐漸開發,還有一些志工會帶貓狗去絕育,所以她很少再撿到貓狗,然而她還是固定到花市,即使自己沒有貓狗,幫別人送也好。「習慣了啊,反正就是來幫忙,沒來會覺得怪怪的。」黃媽說自己會一直來,直到花市沒有送養活動。

  在花市送養的時候,如果沒事情要忙,黃媽會用手機上網,她最喜歡看歌唱節目,對於當紅的明星都很熟悉,連FB大頭貼也用歌手的照片。不過看著看著,她就趴在桌上睡著了,因為前一天24小時都在旅館工作,原本她應該回家補眠的,卻堅持來花市幫忙。

我問黃媽這樣不會累嗎?
她說:「做事情怎麼能半途而廢?」
「你會一直做到什麼時候?」我繼續問。
「做到我死翹翹,哈哈!」
黃媽回答得毫不猶豫,然後哈哈大笑。

花市的愛媽傳奇

  隨著時代變化,網路資訊發達,送養的管道也多了,建國花市不再是首選之地,來逛花市的年輕人也少了,有太多休閒活動可選擇,花市顯得有那麼些落寞。但對於魏媽和黃媽來說,這裡是她們堅守的地方,不管時代改變了多少,有些東西不會變。

  2019 年底,因為志工們工作忙碌、人力有限,關懷生命協會志工隊退出了建國花市的送養活動。其他動保團體仍會繼續進行,魏媽和黃媽也仍會來花市送養,如果您到花市看到她們,不妨上前聊聊天,說聲你們辛苦了,祝身體勇健、吃到一百二。

  愛媽們總有一天會退休,花市的攤販、常來花市的客人、之前的領養人、合作過的志工,就只能在回憶中回味她們鬥嘴的模樣、傳奇的故事。謹以本文做為紀錄,希望有人能知道並記得,在花市曾有這兩位可愛可敬的愛媽,付出了數十年的歲月與心力,為眾多流浪貓狗找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