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年AVOT】科學與倫理的交融:臺灣3R原則推廣的挑戰與前景

動物關懷
文/
李旻軒/關懷生命協會副研究員

一張含有 室內, 兔子, 人員, 家兔和野兔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化妝品、居家清潔用品最常進行的實驗,是急性毒性試驗「德萊茲測試」(Draize test),此實驗將測試物質塗抹在動物眼睛或剃去毛髮的皮膚上。數十年間被視為化妝品安全評估的準則,無數動物因此遭受折磨。兔子為最常見的實驗對象。圖片來源/Flickr(CC0)

隨著時代進步,科學研究已成為國家政治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各國無不積極促進科學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實現國家繁榮與進步。然而,伴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化,社會對科學倫理的關注也日益增長,科學發展與倫理責任之間的平衡成為重要的公共議題。在動物福利領域,這一辯論尤為顯著。

醫藥、科學研究、美妝等產業的快速成長,實驗動物在科學研究中的角色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進一步促使相關倫理議題受到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3R原則」應運而生,成為國際間推動科學與倫理並行的重要指導方針。3R原則主張減量(Reduction)、優化(Refinement)與替代(Replacement),旨在降低動物使用數量、優化實驗設計以減輕動物痛苦,並以替代技術取代活體動物實驗。該原則不僅關注實驗動物的福祉,亦希望透過提高科學精確性與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人道精神與科學發展的雙重目標。

臺灣在3R推廣中的努力與挑戰

在全球動物實驗的監管進展中,歐美國家如歐盟和加拿大早已建立完善的政策與法規框架,確保3R原則的有效執行。相比之下,臺灣在這一領域的起步稍晚。然而,近年來,3R原則已被納入臺灣重要的政策目標。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的支持下,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成立了3R推動小組,專責於政策的制定與推廣。該小組的設立不僅促進了臺灣內部相關規範的完善,也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旨在吸取先進國家的經驗,推動本地動物實驗倫理的進一步發展。


一張含有 人員, 服裝, 食品加工, 食物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專門培育實驗動物的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亦為推動3R的重要單位。圖片來源/國家實驗動物中心

政府的努力已初見成效,但挑戰依然存在。現有政策推廣與技術應用的普及程度,尚未達到足以滿足所有研究需求的水平。部分研究人員對3R原則的接受度不高,主要原因在於對實驗結果準確性的擔憂、替代方案效能的不足以及資金和資源的限制。此外,社會對動物福利的關注雖有所增長,但教育與宣導工作仍需加強,以促進更多研究人員與公眾對3R原則的理解與支持。

研究人員執行3R原則的關鍵影響因素

在台灣致力追求提升實驗動物動物福祉的路上,為了使後續政策的執行更貼近實際需求,本文回顧了國外有關研究人員對3R原則態度的相關文獻,藉此作為提供政府政策實施的參考。作為實驗動物倫理實踐的核心群體,科學研究人員對3R原則的接受與執行,直接關係到動物福利的改善與科學研究的進步。透過對既有文獻的回顧,可以歸納出幾個影響研究人員執行3R原則的主要因素。

  1. 個人背景與經歷的影響

研究人員的性別、年齡、學歷與研究機構類型等背景因素,對其對3R原則的態度具有顯著影響。例如,女性研究人員相較於男性,更傾向於支持和實踐3R原則,而較年輕的研究人員,由於能接觸到更多關於動物實驗倫理的最新知識,對於倫理審查制度的態度也更為積極。此外,曾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倫理講座或擁有海外經驗的研究人員,對3R原則的接受度更高,實踐意願也更強。

  1. 組織文化與行政支持的影響

組織文化與行政支持對於研究人員的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的組織文化,例如提供完善的培訓、明確的指導方針,以及資深同仁的示範作用,都能有效提高研究人員對3R原則的認知與實踐意願。同時,倫理審查流程的引入不僅能強化動物福利的保障,也能促進替代方案的採用。

  1. 資金與法規的支持

資金與法規是促進3R原則實踐的關鍵驅動力。研究顯示,缺乏資金支持可能導致數據品質下降,進而削弱研究的有效性。因此,充足的資金投入對於動物替代技術的研究至關重要。此外,完善的法規制度,例如強制性倫理審查與定期監管,不僅能提高研究人員對3R原則的信任度,還能進一步推動其在研究過程中的落實。

未來的方向與突破

儘管臺灣在3R原則推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臨諸多困境,這些挑戰可從實際操作、政策與教育層面,以及社會層面進行探討。

本文初步整理了影響研究人員態度的相關文獻,但需注意,各國的社會環境與文化背景各異,影響因素也可能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後續應進一步透過專家學者的訪談,深入探討更貼近本國情境的相關變項,並將這些發現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從而避免研究人員因政策不符實際需求而產生排斥或不接受的情況。

在政策與教育推廣上,應加強對研究人員的倫理培訓與宣導,幫助他們充分理解3R原則的重要性與實施方法。同時,設立激勵機制,促使研究人員更積極地落實相關原則。此外,應特別關注教授與學生群體在課程中的互動,透過融入3R原則的教育內容,培養學生對實驗動物倫理的敏感度與實踐能力,從基礎教育階段推動3R原則的落實。

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可以著手了解哪些特徵的群體,或在何種情境下,大眾更願意支持無動物實驗的商品。例如,針對特定年齡層、職業背景或消費習慣進行調查,分析其影響因素,進一步設計出能促進消費者行為改變的宣導策略,從而提升社會對3R原則的認知與支持。

最後,本會期盼透過技術創新、政策支持與社會共識的結合,使3R原則不僅成為倫理實踐的指導方針,更能成為一個國家在科學與人道精神間取得平衡的重要象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