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年AVOT】更多的動物保護價值思辨─從我國108課綱教科書開始

動物關懷
文/
林勃嚴/關懷生命協會教育主任

考量實務教學現場中,多依賴教科書作為重要知識傳遞教材,關懷生命協會(下稱本會)自2022年起,固定針對依108課綱所編纂之教科書進行檢視其有動物(保護)內容,並針對正向內容鼓勵出版社多多放入,負向內容則另開專家學者討論會與一線教師討論會,希冀提供修正建議供出版社作為改版參考。

在檢視以及討論會過程中,發現負向內容可能並非只是資料老舊或未經科學正確性確認問題,誠如動物保護價值光譜的多元性,教科書也展現其百花齊放的姿態,卻也未加以留意內容矛盾之處,更有甚之,衍生出與108課綱強調「共好」目標之相左的教學文本,筆者以下將以五大動物為分類,各舉一例,並說明如何加入更多的價值思辨。

教科書中的五大動物如何思辨?

首先,展演動物出現在許多教科書中,在此舉國小國語康軒小四上(頁103)為例,此文本以參觀幸福牧場的通知單為例,讓學生學習閱讀非連續文本的訊息,但文中出現幸福牧場參觀路線包括鳥園、可愛動物區(以可愛兔子為圖示)及乳牛區,內文牽涉許多動物類別,欠缺人類面對不同動物時,有其不同對待方式,且通篇未強調避免干擾牧場動物,考量此課文位於小學四年級,可以在文末邀請學生思考,不同的動物應該如何接觸?以及,幸福牧場的動物們幸福嗎?為什麼?

接著我們來看與野生動物有關的課文,如國中健康與體育康軒國三下(頁82)和高中體育立言高三上(頁29),前者課文主題為「水域嬉遊-水域休閒」,課文下方搭配一則跟釣魚有關的漫畫,大意是爸爸的休閒活動是釣魚,並說明釣魚可以磨練耐性,還能加菜,文末的小叮嚀則提到海洋正面臨破壞性捕撈,了解環境保育與資源永續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後者主題則是「水域休閒運動-立式划槳」,並說明當立式划槳基本技術熟練後,可運用於生態導覽行程中,並從中學習尊重生命、愛護動植物等生態保育觀念,為生態美景之永續利用共盡心力。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教科書文本,卻都有著前後矛盾之處,考量此教科書對象為中學生,建議可加深思辨難度,如邀請學生蒐集資料,討論釣魚及立式划槳等水域活動對動物及生態造成的影響為何?同時也可結合媒體識讀,邀請學生查找與生態旅遊相關的新聞與影像,進一步檢視與反思其對自然萬物的影響。

有關實驗動物的部份,筆者想特別舉高中歷史泰宇高二上(頁50)為例,這是非常少有高中歷史在其醫學史段落中談論到實驗動物的文本,值得嘉許,然而在其簡短的內文中,僅提及「由於羅馬帝國時期曾立法禁止人體解剖,醫學家蓋倫為進一步了解人體,轉而解剖動物來推想人類的消化、呼吸及神經系統,此外,蓋倫更以『活體解剖秀』作為噱頭、吸引世人的目光,好比他曾當眾解剖活豬,當他切開豬的胸膛時,豬因疼痛而大聲鳴叫,他便以特殊的鉤子挑斷牠的喉返神經,使豬失聲。」在本會辦理的兩場討論會上,皆認為此文本過於片段,僅挑選殘忍對待動物的部份,未見進一步的反思問題,也錯失討論動物虐待及實驗動物演進歷史的最佳時機,建議可加入實驗動物教學題材的補充資料與思辨討論問題,動物虐待可放入講述實驗動物處境的5分鐘短片《拯救拉爾夫》、透過消費力量購買「無動物實驗-兔兔不哭」標章商品等,實驗動物歷史則可以有「我國目前動物實驗研究倫理有哪些?透過替代、減少與改良(即俗稱的3R原則)我們可以如何增進實驗動物的動物福祉?」「透過現有的AR科技,我們如何幫助更多的實驗動物?」等討論。

在檢視教科書的過程中,筆者特別發現在高中選修生物三民高二上(頁209)中,此處「生物展望鏡」在講述輸卵管研究的未來發展與展望時,提及若成功改善人工生殖流程,可將技術沿用到家畜育種與生殖調控上,以提高肉類的生產效率。此文本展現了人類生物科技術的進步,卻忽略了此育種技術可能增加動物的苦難,如為了提升肉品生長速度,動物本體如何承受?再回到更大的淨零碳排議題上,我們知道能量的轉換會隨著養殖更大的畜牧動物耗費更多的碳排(即飼養牛隻的碳排一定大於飼養豬隻,飼養豬隻的碳排又大於飼養雞隻、鴨隻等),這些育種技術是否也有考量到呢?追根究柢,我們為何要生產這麼多的肉品呢?這些都可作為此文本進一步反思動物福利、與動物乃至與地球共好的思辨命題。

最後是在各教科書中屢見不鮮的同伴動物主題,筆者想特別挑選高中選修生物IV三民全一冊(頁144)此課文,此處為「議題論壇」,探討餵食動物對生物多樣性與保育的影響,文中提到對於動物的餵食可能導致野生動物的健康問題以及改變原本的覓食行為,此外,也可能使特定物種,例如貓、狗過度繁殖,除了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外,貓、狗對於野生動物的攻擊或者生態區位重疊所造成的排擠也會影響生態平衡,文末提及TNVR,即Trap(誘捕)、Neuter(絕育)、vaccination(疫苗施打)與Return(回置),為放養寵物的民眾找到特赦管道,只顧開心餵食,卻沒有相對的責任。此課文固然陳述我國當前流浪動物帶來的挑戰,但在其激化、且已採取明確立場之辭彙下,恐怕也讓授課教師與學生陷入難以討論、思考的境地,筆者認為文本需更全面的、有脈絡的闡述對於支持餵食與不支持餵食的論述,此外也需審慎教科書中的文字,以免造成其他非預期的負面效應,如社會對立絕對非教科書的目的,也非我國施行十二年國教的初衷,除了教科書應擺放不同意見方的論述並陳外,教學目標應以促成雙方的理解、試圖找尋更多資料、並以尋求平衡之解方邁進。

在思辨與討論的做法上,建議可先邀請師生分享自身的經驗與看法(筆者深信即使兩人成長背景相似,也會因為與流浪動物的不同相處經驗,而有不同立場與想法)。接著,請雙方交換立場,並說明交換立場後如何說服對方,思辨的關鍵仍考驗授課教師的議題引導與統整能力,以及班級內的人際關係信任基礎,考量此課文授課對象為高三學生,需特別強調理性論辯、尊重個別的價值觀。

從動物保護價值思辨走向成為更好的人

我國過往教育議題的發展並非一路順風順水,教育也常遭遇艱難價值兩難之挑戰,如性別平權、人權死刑乃至核能開發與環境保護等。筆者最後想強調:身在動物保護團體中,筆者更易看見動物帶給人類的學習與啟示,也因為生長於民主與自由的國度,讓我們能更溫柔與負責的扛起重責,前往「共好」的境地。在這個螺旋前進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溝通協調與彼此包容的能力,動物保護議題的思辨價值就在於,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們也設立了一個美好的將好,就是期盼著我們的動保教育,能讓我們在面對各式動物議題時,也能拾起作為人類特殊的能力,那就是生命有相互疼惜的能力,是同理心、慈悲心、善良的心。

<照片部份>

1.展演動物-國小國語康軒小四上(頁103)

https://www.dropbox.com/scl/fi/8gp0ori1z4gge8vobbwk0/.pdf?rlkey=mm9hmz3yxhg3n9lck3wbtbjx2&st=ajfhlns1&dl=0

2.野生動物-國中健康與體育康軒國三下(頁82)、高中體育立言高三上(頁29)

https://www.dropbox.com/scl/fi/022g6dzlh18gs1rxifgn8/.pdf?rlkey=j298yhumfn1fngxfbirhz9pua&st=axk4a7cy&dl=0

https://www.dropbox.com/scl/fi/bzx6af6u8iejp9bkjw1rp/.pdf?rlkey=60ray2snpnxgx2scpfexn9ggq&st=r0t9m9qk&dl=0

3.實驗動物-高中歷史泰宇高二上(頁50)

https://www.dropbox.com/scl/fi/ufkih4i8ay4k691siyi3r/3.pdf?rlkey=z0ovdc7yln12rwtldlpqe1gyf&st=ftx2e7vh&dl=0

4.經濟動物-高中選修生物三民高二上(頁209)

https://www.dropbox.com/scl/fi/bcrgagm2p6rqzn979gt82/.pdf?rlkey=2mhfuxdnhdaeeh46raopbr8y8&st=05h334zz&dl=0

5.同伴動物-高中選修生物IV三民全一冊(頁144)

https://www.dropbox.com/scl/fi/j4wwre7c8x6a43t68m7sl/IV-3-3.pdf?rlkey=vmlvjo4l1pb0357ttnbmc3tfl&st=w838plp0&dl=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