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寵物指的是被當作寵物飼養和觀賞的野生動物,過去只是由有錢的貴族、菁英階級飼養,但隨著跨國空運的便利以及網路的興起,民眾購買野生動物作為寵物變得更加容易。本文將以異域寵物的網紅化為主軸,說明飼養異域寵物對於其本身的影響以及為何不該飼養異域寵物。
時下最常出現在各大影音平台上的動物網紅,莫過於就是源自南美洲,號稱地表體積最大的齧齒類動物─水豚,由於性情溫和,可以近距離接觸,水豚漸漸成為動物園中的常客以及民眾想要飼養的異域寵物之一。但在2022年9月的台北市立動物園發生棕蜘蛛猴欺負、追趕水豚的事件,以及在2023年5月台灣新竹發生的民眾飼養的兩隻水豚偷跑離家,成功誘捕一隻,而另一隻卻仍在外流浪,這些事件都展現了異域寵物不應受到人類的侷限與其他動物混養、渴求自然的行為天性。
可以理解的是,動物園與民眾飼養外來寵物是因為他們也熱愛動物,動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因此希望牠們成為家庭成員的一部分。但這些事件的發生讓我們意識到就算要飼養,飼養之前也必須確認是否能夠提供「包含動物福利五大領域的飼養環境」,採取以動物行為為基礎的飼養方法,可以提供動物福利的所有要素,滿足動物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自然活動的習性。除了豐富化的生活環境外,還必須確保人與動物有良好的互動。環境與飼養方式必須提供選擇性,讓動物能夠對自己的生命、周遭環境與日常活動保留一些控制權,但當然的,對這些動物最好的便是不要去飼養牠們。
為何不要飼養異域寵物,需要顧慮的因素很多,更多的是因為飼養異域寵物帶來的四大影響:
- 作為外來寵物飼養時,任何異域寵物都無法被完全滿足生活的需求,不論是飲食、生活環境、繁殖或群體社交關係等等。
- 異域寵物的盛行勢必也會面臨家養寵物的大問題「棄養」,民眾時常因為一時興趣,最後發現無法負擔或失去耐心,就將其放歸野外或丟棄至動物園,而多數異域寵物無法適應環境死於飢餓或氣候。但有些異域寵物可能會生存並在野放環境中定居成為我們俗稱的外來入侵種,破壞當地的物種及生態系統。
- 為了滿足飼養異域寵物的需求,勢必會有野生動物貿易的產生,在貿易運輸途中,動物會因過度擁擠、暴露於極端溫度、衛生條件不佳等等問題,產生心理與生理的不健康,Journal of Applied Animal Welfare Science的研究指出,他們調查了一家大型國際野生動物批發商,其中80%的動物們被確定有重病、受傷,甚至有些是已經死亡了。
- 公共衛生的疑慮: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因野生動物貿易而被進行野外捕獵或被人工養殖,這些動物成為人們的異域寵物、展演動物或生物醫學研究材料等等,隨著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接觸逐漸頻繁,人畜共患疾病便是其中的隱患,WHO有關人畜共患疾病的文章就指出,人畜共患病原體可以通過與家畜、農業或野生動物的任何接觸點傳播給人類,由於一些野生動物中存在大量已知的新的或未記錄的病原體,銷售野生動物肉類或副產品的市場風險特別高。
如果您真的熱愛動物,也想飼養寵物,建議都以家養寵物為主,家養寵物經過多代選擇性培育,具有特定的特徵,使牠們更適合與人類一起生活,關懷生命協會長期呼籲「拒買拒養異域寵物」,不僅僅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也能維護公共衛生,以關懷動物為關懷生命的起點。
參考資料:
https://www.worldanimalprotection.ca/our-work/animals-wild/wildlife-not-pets
https://www.worldanimalprotection.ca/our-work/animals-wild/wildlife-not-pets/wild-or-domesticated
https://www.worldanimalprotection.ca/news/7-reasons-why-you-shouldnt-keep-wildlife-pets
https://www.lca.org.tw/column/node/761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875063/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zoonoses
事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