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鯊魚永續的進程與未來

動物與保育
文/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徐華遜、 Wildlife21/Rebecca Chen

鯊魚永續的進程與未來

台灣鯊魚漁獲及國際鯊魚保育近況

台灣長久以來一直是捕鯊大國,近十年來鯊魚漁獲數量大約維持在4~5萬公噸之間,其中3~4萬公噸來自於遠洋鮪延繩釣漁業的混獲,其餘則為沿近海漁業所漁獲,此一漁獲規模約佔全球鯊魚漁獲總量的4~5%,位居世界排名前五,其重要程度不容小覷。雖然台灣捕獲鯊魚數量龐大,但是對於鯊魚的利用卻也相當完全,全身上下無一浪費,然而近年來由於公海資源的超限利用導致日漸枯竭,各區域漁業管理組織也紛紛採取各項管理措施,例如漁獲總量管制、減船措施、限制漁獲特定種類、……等等。就鯊魚的管理上,截至目前為止CITES已將鯨鯊(Rhiniodon typus)、象鮫(Cetorhinus maximus)及食人鮫(Carcharodon carcharias)三個種類列入Appendix II中,而在最近的ㄧ次會員國大會中,數個締約國進一步提議將數種白眼鮫類(genus Carcharhinus)、丫髻鮫類(genus Sphyrna)、灰鯖鮫(Isurus oxyrinchus)以及白斑角鯊(Squalus acanthias)列入Appendix II當中。雖然最後表決的結果皆未能獲得2/3多數締約國的支持,不過此一訊息明白顯示國際間對於鯊魚的漁獲利用管理將更趨嚴謹。身為漁業大國的台灣,對於鯊魚的研究及資源的永續利用應是責無旁貸的。

鯨鯊的保育進程及標識研究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魚類,分佈於南北緯35度間之世界各大洋區,不論遠洋或沿近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鯨鯊肉色雪白似豆腐,所以又被稱做「豆腐鯊」,漁民在作業中如果發現鯨鯊,將船駛近牠並不會驚慌逃走,因此漁民以台語稱之為「憨仔鯊」,又因牠體型奇大,所以也稱「大憨鯊」。因為鯨鯊體型太大,肉質也不太為消費大眾所接受,傳統上並不是漁民的漁獲對象,然而台灣早在1986年甚至更久以前,就有鯨鯊的漁獲紀錄,不過在當時鯨鯊是漁民視如敝屣的低價魚種,之後漁具漁法的科學化,再加上創新的料理方式,使得鯨鯊肉很快地被消費者接受,並成為饕客的愛好之一,於是在短短的15年間,鯨鯊在台灣從原先一年得以捕獲超過300尾變成一年不到100尾的漁獲量,近年來該種類則已逐漸在各水域被加以保護禁止漁獲。

台灣地區則是從2001年起,開始施行通報制度、總額限捕、體型及漁具限制等一連串的管理過程,在2007年11月正式公告全面禁止漁獲、持有或販賣鯨鯊任何相關產製品。鯨鯊在台灣地區從傳統漁獲利用至最後邁入全面禁捕的過程,農委會漁業署一直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從鯊魚資源管理工作小組的成立、鯨鯊保育觀念的全面宣導、舉辦鯨鯊國際研討會、漁獲通報制度的建立、漁獲總量管制措施的擬定,可謂無役不與。而在整個管理的過程中,同時責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一系列相關的研究,包括了漁獲量的掌握、標識放流追蹤研究、生物學研究、……等等。甚至為了緩和鯨鯊在禁捕之後給漁民帶來的衝擊及損失,訂定了三年的鯨鯊漁獲放流獎勵措施,該措施一直持續到2009年底。

自漁業署開始委託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鯨鯊相關研究之後,至2010年底亦有不少成果,包括西北太平洋鯨鯊幼魚之洄游研究,鯨鯊之漁業、利用、管理及保育等調查,鯨鯊之生物學以及洄游與移動之研究,甚至鯨鯊之DNA研究則和美國、澳洲等地之學者合作,成果並發表於國際期刊中;另外鯨鯊之生物學介紹,以及政府近年所進行之保育與管理政策等,亦發表於數個科普期刊中。鯨鯊之生物學、生態學、行為學、族群、保育,甚至於生態旅遊等相關研究,不論是台灣獨立研究,或是與外國團隊合作,至今仍持續進行中。

檢視台灣地區過去十年來在產、官、學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鯨鯊從配額措施到完全禁捕,已獲得國際保育團體的肯定,也暫時替台灣贏得了保育鯨鯊的美名。然而,鯨鯊在全面禁捕並停止漁獲放流獎勵措施之後,大家似乎逐漸減低了對於鯨鯊關心的程度,殊不知國際間對於鯨鯊資源的關注程度可謂有增無減。為了避免鯨鯊管理措施日後流於形式,建議由國內、外民間團體,以及學術研究機構來共同發起並建立台灣「鯊魚永續研究中心(George Chen Shark Research Center)」,針對國際間所關心的鯊魚種類進行長期的研究,初期則在現有的基礎上著重於鯨鯊之保育及相關研究。

鯊魚永續研究中心的功能如下 :

1. 鯊魚漁獲種類及數量的掌握
針對全台漁獲鯊魚種類及數量(初步在掌握沿近海域所漁獲者)進行掌握,資料的掌握必須落實至「種」的階層,以利日後進行更深入的資源評估。

2. 鯨鯊(鯊魚)漁業生物學及生態學資料的蒐集及研究
進行國際間所關注的鯊魚種類的漁業生物學相關訊息的蒐集及研究,透過標識放流進行鯨鯊及其他國際間關注的軟骨魚類種類的洄游行為研究。

3. 鯨鯊(鯊魚)生態旅遊評估
累積長期的鯨鯊洄游路徑訊息,配合全台漁獲鯨鯊的分佈資料,評估台灣周邊海域是否有鯨鯊出沒的熱區或熱點?再從該區之社會及經濟結構評估發展成鯨鯊生態旅遊的可行性。

4. 國際交流與兩岸合作
透過中心加強國際合作,邀請國內外研究鯨鯊的學者及學生到台灣做研究,並且共同發表學術研究成果;此外,舉行國際會議,並持續收集鯨鯊肌肉組織以進行後續DNA研究,以及建立鯨鯊影像資料庫,和國外之資料庫進行交流比對。

此外,經由過去調查結果得知,東北亞地區,鯨鯊多出現於中國、台灣以及日本周邊海域,其中台灣已經完全保育,日本不食用鯨鯊,主要為定置網捕獲後作為水族飼育觀賞用,而中國尚未開始進行鯨鯊漁獲管理,相關研究亦剛起步,因此可藉由此中心促進兩岸鯨鯊研究交流,並可加以合作制訂較大範圍之鯨鯊保育計畫。

 5. 公眾教育及保育宣導
廣泛且持續對大眾及學校進行鯊魚科學及保育教育宣導工作,基於過去幾年鯊魚展的經驗,希望有常設性對海洋資源永續及鯊魚保育之宣導。
 
五年持續性的鯨鯊標識放流科學計畫

鯨鯊雖然現在已經開始全面禁捕並加以保育,但是對於鯨鯊的系群結構與分佈、洄游生態、棲地利用、……等諸多相關知識卻仍然是未解之謎,因此鯊魚永續研究中心擬與定置網業者合作,針對誤入定置網的鯨鯊進行大規模的標識放流,預計在五年之內使用100枚衛星標識籤,其餘個體則全面標識傳統籤。兩種標籤各有蒐集不同資料及其科研意義,五年以上的資料蒐集才能對科學研究產生顯著成果。
此外,並會於鯨鯊標識放流的同時,建立其體側斑紋的影像資料庫,以及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下蒐集肌肉組織以進行DNA相關研究,同時評估台灣各地區發展鯨鯊生態旅遊的可行性。
 
五年預期成果

鯊魚永續研究中心成立初期,以鯨鯊研究為主,並期許本中心能成為整個西北太平洋地區甚至全球所重視矚目的鯨鯊研究中心。在五年內預期可以達到的成果如下:
 1. 藉由衛星籤的標識放流,瞭解鯨鯊於西北太平洋洄游路徑及垂直移動之季節性變動,以及跟環境間的相互關係。
2. 利用傳統籤的標識放流及性別與年齡成長研究,解析台灣周邊海域鯨鯊系群結構及消長情形。
3. 以DNA研究、影像資料庫建立以及國際合作,闡明西北太平洋鯨鯊族群分佈情形。
4. 完成台灣周邊海域鯨鯊生態旅遊評估。
5. 舉辦鯨鯊國際研討會以及兩岸鯨鯊研習營,並嘗試建立西北太平洋鯨鯊國際交流合作及共同管理之聯絡網路。

鯊魚永續研究中心成立初期,期望在現有的基礎上,整合多方資源,持續關注鯨鯊的保育且著重相關的研究,並和國際保育團體Wildlife21共同提出了百年鯨鯊標識與保育計畫,而關懷生命協會(https://www.lca.org.tw/)亦已於今年(2011)捐贈了2枚衛星定位標識籤,同時也歡迎各界能夠持續關注鯨鯊保育及研究,若有意支持相關活動,亦可與Wildlife21執行長Rebecca聯繫(Rebecca_ch_chen@hotmail.com)。希望鯨鯊這種美麗的海洋生物,能夠長長久久在大海中燦爛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