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校園流浪犬和動保學生

動物與陪伴
文/
圖/東華哈狗社 文/黃淑郁老師(流浪動物管理研究室)

校園流浪犬在國民教育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理由是幾乎所有家庭都有孩子就學,所以學校處理流浪犬的方式,會影響每個學校成百上千的國民如何看待動 物,能否由動物的處境反觀人生,以及實際處理流浪犬問題的能力。很遺憾的是,很多學校基於董事長或校長一人的喜惡或個人能力限制,而不肯接納校園流浪犬。 當學校政令一傳到管理場地的總務處,則全校上下發揮人性好戰的黑暗面,把防疫所引為同盟國,全面對狗作戰。為了達到驅狗、捕狗的目的,校方不管對動物或對 照護動物的人都極盡苛薄殘忍之能事。學校人員如此不寬厚的作法,除了自曝有權無能者在無法擺平爭端時,所慣露的恐怖猙獰面目以及慣用的陰險手段以外,其實 也是源自於他們過去的教育。他們年輕時看人打狗、踢狗,現在有了一官半職之後看狗仍是狗,照樣是可供虐待的動物。學生若是傳襲這種不良的教育,要他們平日 懂得寬容、善待動物大概很難。

有人曾經告訴我,他很敬佩老師,因為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保護動物,這類的話聽起來很諷刺、可悲,因為絕大多數老師和校長一樣,對動物生命是沒有什麼感 覺的。在教室內,他們可能是生命科學的老師,下課後,對校園流浪犬充其量也只是擦身而過,完全不憂心這些動物將何去何從。所以,比起一些有心的社區人士對 動物的救危解困,教育人員是比較保守的一群,通常都不會為了動物生命等自身以外的事情奔走呼號,而和校長或總務處起衝突。

在大多數學校當局沉迷於校園象牙塔,不接受流浪犬存在的當今,動保學生乃承擔了國民教育的重責,他們發揮良知良能,扛起捕犬、絕育、收容等救援工 作。所以,我認為台灣的希望在動保學生,只有靠他們去影響同學、朋友和家人,灑播寬厚的人道精神,才能補救不正常的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國民人格的扭曲和對社 會問題不負責任的態度。西方哲人有言,只要能親近像狗這類能為人生老師的動物,就有機會學習超越自身的限制,展現出人性最好的一面,這正是動保學生的寫照!

學生動保的興衰關係著台灣教育品質的好壞以及人民和動物的命運,所以,我們無法忽視動保學生的生活處境。很不幸的是,學校是社會的翻版,很多學校加 諸於動保學生的恐嚇刁難,猶如動物執法單位對部分社區人士的“追殺”,其手段如出一轍,那就是當當局不願意或沒能力輔導善心人士餵食、絕育流浪犬這類正當 活動時,就乾脆橫起心來,試圖把人和動物一起剷除掉。當然,目前也有一些有幸受到學校支持而准許設立的學生動保社。但是,不論幸與不幸,很多學校的動保學 生多少都會對外求助,有的希望動保團體能出面和學校當局斡旋,有的希望在物資和醫療費用方面可以得到捐助。所以,扶持動保學生和社團是各民間動保團體必須 勉力為之的,因為沒有動保學生去影響全民,我們的社會就沒有什麼希望。期待這個專區可以成為全台灣希望的火花,讓外界能和推動國民教育的動保學生有更多密切的合作關係,以增進動物和全民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