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肉困難嗎?請想一種你愛吃的無肉食物,再想一種你愛的葷食,把肉類換成蔬果。
臺灣大學動物權利發展社在校園推廣蔬食,藉由有獎徵答、消費打卡及宣傳蔬食的好處讓校園師生更貼近蔬食生活。希望藉著這樣的活動,鼓勵沒有吃過蔬食的人,開始思考另一種飲食選擇,並且有親自至素食餐廳消費的經驗,甚至日後養成對動物更友善的飲食習慣。
「2014經濟動物專題教師研習營」邀請臺灣大學動物權利發展社社長姚佳宜分享推廣的經驗,讓與會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去看蔬食運動,在教學應用上也能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重點整理臺灣大學動物權利發展社姚佳宜提供
活動一:為期一週的擺攤
- 宣導蔬食對於環境、動物及健康的好處
- 發放臺大附近的蔬食地圖(地圖感謝中智佛學社提供)
- 有獎徵答,答對問題的人可以獲得免費蔬食飯捲一個。題目為:
活動二:至任一素食餐廳消費
與餐點合照上傳粉絲頁,即可參加抽獎
特色:面對面的接觸、免費單次體驗、鼓勵持續的行為
三、文宣內容
蔬食有什麼好處?
對自己更好:
因為飼養環境惡劣,動物飼料往往大量添加抗生素,2005年衛生署發現1/3市售豬雞肉含有抗生素;2011年11月,10%的國小營養午餐檢出不應出現的氯黴素、氟甲磺氯黴素與恩氟沙星等抗生素。
禽流感、豬流感也與畜牧業不自然飼養方式,以及人與動物不正常接觸相關。食用高飽和脂肪酸、高膽固醇的動物性產品,也和癌症、心血管疾病相關。
對環境更好:
生產牛肉須消耗生產同重量的穀物2~6倍的水;工廠化飼養下大量的家畜排泄物,也汙染水資源。而每年家畜打嗝、放屁產生的甲烷,約占全球總排放量16%。如果改吃素,可望使60%被砍伐做為放牧之用的森林恢復青翠。
對他人更好:
根據研究美國海外發展評議會估計,如果美國一年少消耗10%的肉類,就可以釋放出至少1200萬頓穀物給人類食用,可餵飽6000萬人,紓解糧食危機。
對動物更好:
與傳統農場截然不同,現代工廠化、集約飼養的方式,以追求最大利益為目標,透過限縮動物生活空間、餵食較高產肉率,但不健康的飼料等方式來降低成本,罔顧動物的福利與舒適。
幾乎所有家禽家畜都被囚禁在過度狹窄、不能自由活動與伸展四肢的牢籠中度過一生。以蛋雞為例,其站立面積甚至不到一張A4紙。豬隻在還是小豬仔時,就被割去睪丸和豬尾且毫無消毒、止痛;牛則在未麻醉下被燒紅的鐵烙印。
不少家禽家畜,屠宰方式都是在還有意識下活生生被倒吊、割破喉嚨放血,承受劇烈痛苦而死。魚則往往在甲板上活活生悶死或切割。在台灣,牛隻在屠宰前,甚至會被強迫灌進數十公升的水,此舉雖然可以增加體重而提高賣價,卻會帶給牛隻劇烈痛苦。
當我們在享用美食的時候,都應該思考除了價目表上的數字外,背後還付出了什麼代價。肉類雖美味,卻是由無數生受折磨、不得好死的動物生命堆疊而成。更別說肉品的生產、運送過程,對環境所造成的高負擔與高汙染。而這些犧牲,竟只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了解每一口肉的代價之後,我們是否應該更進一步想想,人類的肉食習慣是否真的為必要且不容更改的呢?而從自身出發,逐漸減少食用肉類,對你而言,是否真的那麼困難?
吃素健康嗎?
許多人認為不吃肉就不營養、不健康,然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公布之素食飲食指南,全素者亦可由豆類、全穀類、蔬菜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中獲得充足、優質的營養。其中蔬菜的部分,包含藻類、菇類、葉菜類。
有誰也吃素?
如果你仍對吃素有所疑慮,不妨看看國內外有哪些人選擇吃素,他們仍然健康、強壯、聰明而且漂亮!
國內外茹素名人
國際級素食運動員
許多人以為,要吃肉,才有好體力。然而這是真的嗎?
◎奧運跆拳道金牌陳詩欣表示,「肉食對地球環境的負擔極大,更會增加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的生存競爭,如果大多數的人可以採取一天一餐素食的飲食方式,絕對可以減少人與人或人與動物間的緊張關係。」
◎9面奧運金牌得主,20世紀最偉大田徑員Carl Lewis是素食者,他說,素食讓他能在不影響體能的狀況下吃得更多,他也相信素食可以增進體能表現。
如何開始嘗試蔬食?
你可以從一天或一週一餐素開始,逐步減少肉類的消費。通常早餐是最容易的,三明治、飯糰、蘿蔔糕、麥片等,都是簡便的選擇。不妨先從自己喜歡的食物裡,找出三種不含動物性成分的。再從你喜歡的葷食中,想到三種把肉類替換成蔬果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得到很多選擇了!還可上素易網(http://www.suiis.com)搜尋餐廳、網購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