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是百科全書,也是教戰手冊  --《深層素食主義》中譯本出版前言

動物關懷

 

作者:釋性廣(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
 
  關懷生命協會在1993年創會。創會之初,就將自己定義為「動物保護團體」,而非「提倡素食團體」,原因有三:
 
  一、台灣的動物保護,早先還停留在私領域,強調的正是個人「素食放生」的慈憫心行,因此素食並不乏人提倡。特別是宗教人口佔大多數的佛教與一貫道,信徒因悲憫動物苦難而發心素食者眾,因此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密集的素食餐館,迄今約估素食人口,已有兩百萬人。
 
  二、創會當時,台灣的社會運動非常蓬勃,但是重在各種人權或環保議題,至於凝聚人民共識,以立法來保護動物的觀念,則猶待啟蒙。因此,關懷生命協會的近程工作重點,即是將保護動物的信念,提昇到「公共領域」的層次,試圖在個人道德訴求之外,促進更有利於動物處境的法案與公共政策。
 
  三、基於「與人為善」的原理,也基於壯大動保行列的考量,我們不希望嚇退肉食族群。因為我們相信:即使未能素食的人,也可以用他能力所及的方式,增加動保運動的能量,俾執政者與立法者體察輿情,抗拒利益團體的關說壓力,而妥善制訂出對動物更為有利的法規。
 
  然而作為一個保護動物的團體,當然不可能刻意迴避那致令動物承受最大苦難的飲食課題,因此從提倡「動物福利」,推出《動物解放》,到推出《深層素食主義》,此中自有其「護生」宗旨的一貫性。
 
  傅可思(Michael Allen Fox)教授著,王瑞香女士中譯的《深層素食主義》,由關懷生命協會於2005年五月正式發行。本書中譯本與《動物解放》中譯本,可說是關懷生命協會出版品之「雙璧」,而且都來自中央研究院錢永祥教授極力推薦並促成其事的勝緣,錢教授的古道熱腸,我們甚為感激!
 
  素食方面的相關書籍,在佛教界就非常豐富,動保界與素食業界也並不少見。但《深層素食主義》還是有其特色。作者傅可思,係加拿大與澳洲哲學教授,相較於一般素食主張的「淺層」或片面論述,作者將素食主義作了歷史與哲學面向的「深層」分析,並從動物保護、環境生態、醫療保健、女性主義等各種角度,面面俱到地證成了「素食有理」,乃至達成「人們必須斷絕肉食,不得已亦應極盡努力以減少肉食」的結論,並一一駁斥「維護肉食正當性」或「抨擊素食正當性」的各種理論,其辯破犀利,立論嚴密完整,堪稱是向所未見的「素食主義百科全書」或「素食主義教戰手冊」。
 
  為了向國人鄭重推出本書中譯本,我們將於2005年五月十四日玄奘大學第一屆「應用倫理學術會議」(「宗教哲學與環境倫理」研討會)中,舉行本書中譯本之新書發表會,作者傅可思教授將自澳洲專程來台作專題演講,錢教授慨允擔任該場演講的中譯,因此該場演講,應是精彩可期!
 
  佛家重視解行並進,儒家重視即知即行。本書作者Fox教授與《動物解放》作者Peter Singer教授一樣,不祇是研究室裡的哲學家,更是動物保護運動人士。本協會一向兼顧理論與行動,與作者的風格正好不謀而合,因此將於五月間發行本書的同時,推出「一日一素」運動,廣邀國人簽署承諾減少肉類之消費,至少維持「一日一頓素食餐飲」的記錄。這雖不等同於完全素食,但無論如何,「與人為善」還是好的,只要人們的肉食減量,則動物為人類的口腹之欲而犧牲生命的龐大數量,就會相對減少,而且必然相當可觀。
 
  更且「一日一素」之自我叮嚀,在倫理意義上更屬重大,因為「一日一素」者最起碼不會理所當然地認同肉食的正當性,而能謙遜地承認,無法斷絕肉食誘惑,而導致動物受苦,這確實是生命中的一大憾事。華人的民間佛教流行「吃早齋」,即是同樣的原理。而本書作者正巧在面對「是否可能完全素食」的質疑時,作了精彩的辯證,因此在本書出版的同時,推出「一日一素」運動,也就顯得意義匪淺。
 
  最後,至誠感謝作者、譯者與錢教授,以及全力推動本書中譯的本協會常務理事張章得居士、秘書長傳法法師、美編張齡文、校對義工李純香、簡志華等諸位居士。謹以出書功德,迴向天下蒼生,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離繫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