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臺北市NGO會館前出現許多猴子圖像,原來是一場主題很特別的講座:「你從來沒想過的野生動物鄰居─台灣獼猴」,由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主辦,臺北市動物保護處、關懷生命協會協辦。
台灣獼猴是台灣的原生種,比人類更早居住在淺山地區,但隨著人類的活動及開發,人猴生活圈重疊,衝突事件也變多。對此林美吟秘書長說:「不管是人、動物或都市,我們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誰都沒有辦法從中隔離開來,學習相處與共存,才是化解衝突最根本的方法。」
一般人對台灣獼猴有迷思也有刻板印象,因此林美吟的講題是:「獼猴科普知多少」,她介紹了一些獼猴的相關知識,在場聽眾反應極佳,踴躍提問交流。
🔺獼猴族群中沒有猴王,被雌猴選入核心圈的雄猴,其實是類似里長伯、替大家服務的公僕。
🔺獼猴互相理毛,並非要抓跳蚤或吃鹽巴,而是一種社交行為、感情交流。
🔺當獼猴露齒而笑,其實是代表緊張害怕,跟人類的表達方式不一樣。
🔺當獼猴張大嘴巴、露出牙齒,是表達威嚇之意,我們只要閉上嘴巴、移開視線、自然走過就可以了。
|